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读书笔记

来源:文书网 1.92W

教育教学理论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我们在读了这本书后,可以用读书笔记把启发写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教育教学理论优秀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篇一

谈悟性:明清之际学者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

关于闲暇教育:拉格内森说:“改变了某个民族的闲暇品性就可以改变这个民族的整个个性和这个民族的效率。因此,闲暇教育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不是一个附带的任务。”

霍顿说:“除非一个成人乐意学习并看到学习对自己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否则教育者将无能为力。”

特雷莎修女谈爱:“爱源于家庭,爱在家庭中成长,今天的世界,人们缺乏的就是爱,这也正是人类痛苦的根源。”

索列尔金斯基说:“企图控制所有人思想的思想,本身就是邪恶的。”

陶行知语:“先生是教书死,死教书,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梁启超提倡的六字“善疑,求真,创获”。夏衍解释为:“善疑,就是不迷信旧说,坚持独立思考;求真,就是实事求是,上下求索;而创获,则是独辟蹊径,敢于创造。循此途径,持之以恒,那么积跬步致千里,集细流成江湖,也就庶几近之了。”

谈教育的目的:英国大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教育的正确目的,归根到底是宗教性质的东西,不能只图利益。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要善于提出问题:思维自问题始。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最高形式的思维训练。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贝弗里得说:“确切地陈述问题有时就是向解决问题迈出一大步。”(《科学研究的艺术》)” 发现教学法:布鲁纳说:“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当作教学领域里的小科学家来看待。”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指出选择讨论话题的重要性:“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透彻地说明他的意见的合理性,应下功夫选择典型的事例作为思维的中心。”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论述教学方法的新颖有趣:“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什么是现代人?现代人就是时刻关注灵魂,倾听灵魂的声音的人。

一位美洲印第安人的酋长曾说过:“人类属于地球,但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论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关于现代化:以研究现代化而闻名于世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他的《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论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赞美教师:人们将教师职业比喻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爱心大使",教师是"真正天国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杜威)。

苏霍姆林斯基谈师德:"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谈师德:"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育的作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一九七二年所作的报告书《学会生存》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 ----- 如果我们再不实施创造教育,我们就是在窒息人的创造精神。 关于默会知识: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1956):“人们所知道的远远胜过可言说的。”亚太经合组织(OECD)1996年强调默会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意义。

夸美纽斯谈教育:“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 洛克谈教育:“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卢梭谈教育:“植物是由栽培而成长。人由于教育而成为人。”“我们生而软弱,因而需要力量;生而无能,因而需要他人帮助;生而无知,因而需要理性。所有我们生而缺乏的东西,所有我们赖以成为人的东西,都是教育的赐予。”

康德论教育:“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斐斯泰洛齐谈教育:“教育是人类一切知能和才能的自然的、循序的、和谐的发展。”

杜威谈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教育是经验不断的改组和改造,这改组使经验的意义增加,也使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增加。”

加里宁谈教育:“依我看来,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

克鲁普司卡娅谈教育:“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的感化新一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

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纳菲茨·萨迪克谈全民教育:我们20世纪90年代的哲学应该是三个字,即教育、权益和公平。我们的座右铭是:教育为人人和人人为教育;我们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培养迎接21世纪的受过教育、掌握技能、享有权益的一代男女。(《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赵中建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6 第106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谈和平文化:和平文化是体现并依据以下各点的一整套伦理价值、美学价值、风俗习惯、对他人的态度、行为和生活方式:1.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2.摒除暴力;3.承认男女权利平等;4.热爱民主、自由、正义、团结、宽容,接受民族间和国家间、种族、宗教、文化、社会群体之间及个人之间的差异和谅解的原则。??它意味着要有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神。和平文化是信念的集合体,是一种道德,一种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为人处世和作出反应的方式。(《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赵中建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6 第184页)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

没人会将就你,除了你的父母,除了你的至爱亲朋,除了那些暂时想利用你、过后肯定要抵毁你的人。这是一条人生的底线,把握得好,受用无穷,把握不好,轻则当场受辱,重则终生受累。不是说人世多么险恶,而是说,人生在世,什么时候都不要以为自己就是老大,谁都得将就你。(韩石山)

只有梦想才能超越,才能摆脱平庸;只有激情才能感动自己、感召他人;只有敏感才能抓住一切机遇,领略生命的美和奋斗的意义;只有体验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泰戈尔在一篇文章中说:“向前走吧,沿着你的道路,鲜花将不断开放。”生活就是体验,在体验中学会生活,并成为强者。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些遗憾,一些失望,一些对自己的不满和过于自责带来的忧伤。但是生命是灿烂的,只要你参与了,努力了,投入了。挑战就是豪气。

海伦·凯勒说过:“一个人,如果有了高飞的冲动,就决不甘于在地上爬。”

在教育领域,一个主要原则是:人们对喜欢学的东西会学得最好,用所有的感官学会学得最快。【《学习的革命》第129页】

记忆:不管你用哪一种关联方法,尽量使其稀奇古怪、令人发笑并最好富有感情色彩,因为大脑中将信息转换成长期记忆的“过滤器”与大脑的情感中心紧密相连。将你的关联与尽可能多的感觉联系起来,比如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联系起来。【《学习的革命》第153页】

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

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学习的革命》第172页】

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学习的革命》第210页】

玩就是学习,甚至更进一步,玩是最有影响力的学习方式之一。【《学习的革命》第215页】

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第238页】 没有生理的安全与情感的保障,最佳的学习不可能发生。【《学习的革命》第255页】

无论你认为你能或者认为你不能,你都是对的。??我们是我们认为的人,我们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学习的革命》第256页】

罗扎诺夫所说的,我们也经常变成别人所期望的样子。当父母和教师每天将那些期望通过语言、态度、气氛和身体语言流露出来时,那么他们的期望就会变成对学生的限制。【《学习的革命》第257页】

创建一所学校,在那里如果人们不被允许具有好奇心,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有好奇心。【《学习的革命》第262页】

很多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是多么近。【托马斯·爱迪生,《学习的革命》第264页】

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学习的革命》第380页】

拜伦说:人是奇怪的动物,女人更是奇怪的动物。

苏格拉底说:“只要我知道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

庸才浪费生命,天才挥霍生命。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人们是在读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 谭嗣同说:“不下十年死功夫,焉能办成一事情。”

关于教师的点评:点评是对讨论的总结和提炼,可以深化讨论,并使讨论的观点、结论系统化,必须高度重视。点评要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热情,发现并彰显学生在讨论中闪现的思想火花。应该着眼于学习评价和行为评价两个方面,发挥导向作用,既要作方法的指导,也要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引导;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思想方法和过程、表达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又要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行为,让学生懂得别人的意见并得体地表达自己

的意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孙春成 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8P115)

优秀教师坚强的心理品质的一个共同特点:沉着自制,善于支配情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孙春成 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8P182)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的人生可谓艺术人生。艺术贵在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教人高尚;艺术能够启智育能,发展思维,令人聪明;艺术创造独特风格,追求个性。语文教育是让学生高尚和聪明的艺术,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教育艺术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孙春成 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8P232)

举例是思维的具体化,是与抽象相反的思维过程。举例的时候“应指出如何在这个特殊的事例中揭示例子所说明的一般的东西。只有这样的例子,才是成功的。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特殊的东西,才能大大有助于理解一般的东西。

(A.A.斯米尔诺夫主编:《心理学》朱智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教育的目的:在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学校在一个时代才气横溢,而在后续的一个时代却只显示着学究习气和墨守成规。原因是学校被无活力的概念沉沉压住了。教育上有了无活力的概念,这种教育不仅是无用的,尤为重要的是,它是有害的。(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全面教育:全面教育的基本目的或称“最终目标”是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尤其是女性的“基本学习需要”,主要包括基本的学习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手段。而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智地作出决策等所必需的。(《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赵中建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6)

教育的作用:教育是改善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工具??教育还是使个人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这是任何人希望应付今日复杂世界的前提条件。(《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赵中建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6 第158页)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像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论习惯:“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坏习惯则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这个债务能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培养学生的个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英国一所学校的教学时说:“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教育学生,学校变成了屠场。”

爱因斯坦所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

现代哲学认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已知的东西一旦转变成习惯,就步履维艰了。

什么是好的理论:《学习的革命》中有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一句是“我们确信,最伟大的真理是最简单的,最伟大的训诫是最易于明白的。”另一句是“大多数好的学习方法都是常规,但每个婴儿都通过许多这样的方法学习。”所以,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也应当是朴素的,具体表现应是实实在在的、易懂的、有用的。真理是朴素的。记得最优化教学理论的创始人巴班斯基的学生曾经问他,什么是最优化?巴班斯基回答:“该讲的讲,该问的问。”不少教学论的书籍里都讲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这些精辟理论在表述上都是非常简单的,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真理就在身旁,看你能不能抓住它。

英国哲学家格罗斯说:“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之间。”

人类将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将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发表了一份20世纪最后的《世界教育报告》,马约先生在《前言》中的第一句话——— “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怎样的子孙后代。”

我国教育的弊端:有人说,教育最大的不足是缺乏一个最低的标准,而我国教育最大的弊端则是只有一个标准。——— 颇有见地。

19 世纪杰出的启蒙主义者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影视文化对教育的冲击:国外有识之士纷纷呼吁:“电视和收音机越是盛行,读书和思考就越显得重要”(日本《学习百科大事典》))。“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美国《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信息技术的发展:曾记得,当计算机替代各式各样计算器时,人们是一片欢呼;可是,当今天电脑逐步替代人脑时,却引起不少人的恐慌。似乎电脑每提升一级,就制造了一批“傻瓜”,于是有人问:电脑等级提升,是否已经到达终端?一位资深的科学院院士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回答这个问题,最好引用当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话,“这不是开始的终端,而是终端的开始。”

幼儿教育: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和一个国家民族兴衰密切相关。通常要了解一个国家教育的状况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学校越低,越可以从中看出这个国家教育的成功与否。

  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篇二

《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节选,主要讲的是民主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两方面内容。读完这本书实在受益匪浅,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真正实现了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三十年,切实做到了为学生服务。

以下分两个方面谈感受:

一、民主化管理

魏书生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如今还担任教育局的局长,一年平均外出开会4个月,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面对这一切让人惊讶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保证教学的成功?

我们认真研究魏书生的教学管理经验后,就会发现,魏书生管理艺术的核心有两个字:民主。

魏老师主张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采取的具体实施方式就是“承包责任制”,将各项班级日常工作细化,承包给个人,专责管理,从而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大好局面。这种举措大大强化了个人的责任心,充分激发了班级各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合力,集体推进了班级的各项工作。

民主化是魏书生取得教育成功的要诀。“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么高,您是用什么办法调动的?”在每次公开课后,面对众多同行的询问,魏书生总是这样回答的:“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

魏书生认为,教学不民主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说:“教与学之间毫无民主的气氛,思想没有相互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效率怎么会高?”

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民主呢?魏书生认为,首先是师生心灵的沟通。一方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为学生负责,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了解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魏书生说:“教师的心灵对学生如果是一个未知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民主。教师应该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教学、对语文教改的看法都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无保留地谈他们的看法。师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其次,魏书生认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说:“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

离开学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纲、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他进一步指出:“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当老师,最头疼的可能就是班上的后进生了。作为全国优秀教师、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眼里的后进生是个什么样子?

魏书生认为,人都是有差别的,遗传、后天环境、家庭条件、性格等等,都会造成人的差异。作为老师,要承认并允许学生之间有差异,要看到他们的优点,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慢慢地进步。

在盘锦实验中学当校长时,他把一个全年级成绩最差的学生要到了班里。进班第一件事,魏书生让他自己找优点,这个男生说,我没有优点。魏书生说:"不可能,我已经发现了两个优点!"后进生对批评往往能非常镇静地对付,一听说自己又优点,居然脸红了。

这个学生语文考试只得了8分,这要是搁在别的老师身上惟恐避之不及,可是魏书生居然夸他:"你一上课不听讲,二不写作业,三又不看书,还能得8分,这是天赋啊!"魏书生就是这样换个角度看学生,把他们积极的、乐观的一面调动起来。有了这样一席话,原来惨不忍睹的卷子看着也顺眼起来了,魏书生又帮他分析每道大题还有哪些潜力可挖?生字填空、文学常识、作文??结果,这个学生最后又找出了一二十分的"可发展空间"!下一次考试,考了58分,慢慢地,及格了。

在魏书生的眼里,后进生的意思就是"后来进步的学生",老师要有耐心,有爱心,有信心。最后,魏书生的教育民主集中体现在“决策过程民主,多同学生商量”。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学生就有参与教学过程和民主决策的权利,这也是教学民主最基本的要求。而要发挥教学民主,就必须把教学民主思想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魏书生说:“要做到教学民主,就要和学生多讨论、多商量。商量什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同学生商量,尽可能达到师生之间认识的统一。”他指出,“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即不仅学而且参与教,参与得多了,才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便养成了发表自己意见,积极参与教学的习惯;我也养成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习惯。”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成为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主人。

正如魏书生所说,“在采用这些方法时,自始至终都要有民主的思想,都要有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同学生一起商量教学改革的态度。如果是思想上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不尊重学生,主观片面地压制、强迫学生,那么,多好的方法也都会被用糟的,都不会收到好效果的。”——这是魏书生教育教学一贯的做法和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曾几何时我们为自己的爱而感动,学生却无动于衷,我们愤懑,我们委屈,却不知道我们的爱错失了方向。智慧源于真爱,真爱触动心灵,爱的力量很伟大。魏书生的民主教育观让我懂得了身为教师的妙处、用处,坚定了我走一条既轻松又快乐的教育之路的决心。

二、科学化管理

科学就是要科学的认识学生,魏老师认为:学生应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所以魏老师按照他的科学的学生观制定了科学的管理班级体制,并且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走下来,不断的改良,直到今天他的管理就非常的完善。魏老师认为,管理从空间上说是人与事(学习活动等)相互协调的系统(如他提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即证),而从时间上说则是一个从决策到执行再到反馈的系统运作的过程,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来构建他庞大的管理工程,在推进管理自动化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且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常常听同事们抱怨,当教师太累,尤其当班主任的,既是教育、教学、班级活动总策划,还是总导演,班务工作样样行行事必躬亲,班主任就像一支被几根鞭子抽过的陀螺,转起来就不能停歇,整天被转得昏天黑地。的确班主任确实工作量大,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静心想想,我们的工作是否抓住了要点,是否安排的科学??怎样能行之有效的管理好班级,怎样把又苦又累的班主任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出成效,《科学化管理》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魏书生不仅以“德”治班,更是以“法” 治班。在他带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空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其精心,周到,严密的程度令人惊叹。从班长的职责,到科代表的职责,从废品的承包责任制到所有物品的具体负责人,无一不显出他管理方法的精心与细致。他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看了让人钦佩不已。正因为工作安排如此细致,又能有一套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所以才使得“规矩”说了算,才使得班级管理能照章行事,从而才形成了良好的班集体。想到这儿不禁想到了一些班级的管理制度的制定,虽班有班规,可是切合实际制定的不多,能照章行事的就更少了。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规矩是挂在墙上对付检查的,没有深入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矩”来,所以没有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审视自己,引以为戒;没有成为学生的言行指南——给予准确引导。《科学化管理》告诉我们,教师工作不能是水上浮萍,一定要扎根于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做细,做实,做得科学。

魏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以后,我会再细细的去阅读,去感悟,去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篇三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在有较完善的文字形态时,就出现了学校。教育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

制度化教育:指在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均有严密的制度严密制度的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4)人口发展状况5)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中最重要的特征: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义务教育:指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

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现代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二战后,出现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知识传授(教学)、知识创新(科研)、知识转化(社会服务)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信息化、网络化、创新为主要特征。

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教育学的思想来源

(1)、孔子的教育思想。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B,孔子的最高的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教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六艺”(博学于文,约之于礼)。D,孔子倡导启发试的教育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A,《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学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C,《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师严然后道尊)。D,《学记》同样重视启发性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特点:

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问答法。

伯拉图:一是强调人受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回到理性;二是重视教育与政治的联系。

亚里士多德:一是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主张和谐教育(德智体都得到发展的教育)。三是他倡导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特点:

(1)、主张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封建教会的压迫和统治,张扬个性(2)、强调满足儿童的性情和爱好。

夸美纽思的教育思想:

(1)、强调要遵循自然,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2)、他用自然法则来解释教育法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3)、教育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重要的发展途径。

英国教育家洛克:

(1)、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2)、提出了著名的绅士教育思想。

法国教育家卢梭:

倡导自然教育,让儿童任其天性,自由的发展。卢梭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德国的教育家康德,都非常重视教育。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1)、主张教育要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2)、教育的过程、方法要遵循自然。

《论语》孔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1)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重视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2)以“仁”为核心的和最高道理标准,并把仁的思想归纳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3)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承认人的先天个性差异,但更强调重视因材施教,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以致用。

《墨子》:墨家代表墨翟的著作,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应用技术的传习;认为获得知识有三种途径:“亲知”、“闻知”、“说知”。

《道德经》:道家代表作,主张道法自然,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

《学记》是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一章,从正反两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约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学记》提出: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提出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设计了完整的教育体制3)主张课内和课外相结合4)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5)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6)重视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但不使其灰心。

《理想国》:作者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人的本质,灵魂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根据三种由谁主导,可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通过教育,才能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

苏格拉底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政治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行的代表作,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所有人都应该受同样的教育(公共教育),但没有公民资格的奴隶是不可以受教育的;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步分阶段教育,这也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思想渊源。

自然教育思想:1)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指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具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尊重人的自由发展

2)卢梭:强调自然性到了与文明对立的程度。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认为儿童顺其自然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3)康德: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应做到人的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大教学论》:17中叶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念体系,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指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具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尊重人的自由发展;进行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的“泛爱教育”,而不强调宗教教育。

《爱弥儿》法.卢梭的著作,强调自然性到了与文明对立的程度。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认为儿童顺其自然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康德是最早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他探究道德的本质,充分肯定个人的价值。他认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然,都得到自然完善。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以他博大的胸怀和仁爱精神进行了多次产生了世界影响的教育试验。他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应做到人的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教育漫话》:英国哲学家洛克的代表作。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有差别是因为教育。主张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主张绅士教育在家进行,并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他轻视国民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赫尔巴特及他的《普通教育学》、杜威及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作为代表人们和作品。(即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赫尔巴特与他的《普通教育学》:(另一代表作《教育学讲授纲要》)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矗赫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的基矗

《普通教育学》共分三篇:第一篇阐述“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教学应以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为目的。第二篇论述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的过程等,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借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间,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认为学生应该学习的应该是统一体的,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形式阶段。第三篇讨论道理性格的形成及其通过教育形成儿童性格的理论。强调儿童的兴趣是教育的出发点,强调-教师、教授、教材的主导作用,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强调道德教育,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赫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猜你感兴趣: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