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第一部分读书随笔

来源:文书网 1.88W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第一部分读书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苦旅第一部分读书随笔

文化苦旅第一部分读书随笔1

人生在不同的生命时段有不同的困惑:正如少年时听雨歌楼上,壮年于客舟中,老来则听雨僧庐下。

余秋雨先生正是这样,在生活带来的困惑中,他盘桓疑虑于做文化研究与其余生活精力的分配问题:做学问势必会走入单调窘迫的人生,弘扬学问总是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何时我们辉煌的知识文明竟会给人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在我的印象里,

精神与体魄、深邃与青春是无法修饰同一个人的,这样总有一种老不老、少不少的违和感。我不否认,我有这样的想法,是被一种人生惯性思维体制化了,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囚犯们,在一种环境下呆的太久,不能或不敢让思想愈矩。但是,我又觉得人的一生是在努力追求一种平衡,如同作者思考的那样:身与心的平衡,何时我们才可以身与心彼此相互了解、互相包容、互相交流地完全重叠?我们发现,不是岁月不允许,就是经验不允许。于是,作者带着“远方有多远?”的疑虑,背上行囊悄悄出发了。

1、看这本书时,心里还是有失落的,因为一路上,作者几乎都是在人文景观地区游览,看时总有一种在吞咽文化大餐的意味在里面,佳宴过多,

总没有一些清淡的野味来调和!后来一想,毕竟作者的意图是寻文化之旅,名义上是观赏自然山水,实则是在找寻内心的人文山水。可惜在我眼中,如今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越来越不能契合,旅游景点和其文化内涵被大力开凿,因此人文山水的底蕴愈来愈脆薄,而自然山水风光也愈来愈人工化。如今旅行的意义,似乎不再是寻找自然和历史人文的契合,而是在寻找那座依稀没有被商品化磨灭的精神与物质废墟。

2、作者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我认为这是多么幸运的“负载感”,历史的沉淀是负荷于有共鸣者的心上的,只要身临其中,稍稍一回头,

就是穿越千年的风声与鸟鸣,和着不变的江流回荡,细细入耳——这难道不是历史的馈赠?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历史能告诉我们种种的不可能,

能在时空坐标中点出让我们清醒又沮丧的一点。我把这一点理解为人生的各种“定位”,向往自由的人是讨厌“定位”的,旅行者如此,跳槽的人如此,

叛逆不拘的人也如此……可是很可笑的是,这个社会的规则是需要大部分人的“定位”才能顺利运转,因此就必定有大部分人无知或有意识地奉献出自己的“自由”,以完成社会的“不定位”,从而社会才能继续前进。因此当我们面对“定位”无能为力时,总是可以找个高尚的借口:我们不是为自己而活,我们正是为民族的后代子孙们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3、人在漂泊中,就有了“故乡”这一词的出现。作者说“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

很有历史时空感的话语,从个人看,人人都有故乡,都有躯体上的归属;但从家族长河中看,每一个家族都有漂泊的属性!家族没有真正的根,但是地域上的独特文化却是由这些“漂泊的家族”凝聚而成,所以为何地域文化却没有漂泊呢?反而有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会越扎越深,想来这也是一种奇怪现象吧,毕竟复杂的变迁不是用常理逻辑就能解释明白的。

4、余秋雨先生到白莲洞时,从幽暗的环境中窥探到了人类与洞穴的怪异缘分,这来源于人类对洞穴的.早期占有吗?这让我想到了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走出洞穴的人真正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可是洞穴里的囚徒们只能通过洞壁上的影子来推测外面的世界,当获知一切真理的囚徒迫不及待返回告诉其他囚徒真相的时候,

他们都说他已经疯了!我们何尝不是身处洞穴的面壁人,何尝不是形而上地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不像作者一样走出洞穴,如何体会外面世界的美好和悲凉。因此我觉得,人类与洞穴的缘分,不仅是上古时期的生存缘分,更是有精神上的依赖缘分。不过中国的洞穴与西方的洞穴好像不太一样,中国文人是以进入山洞来寻找真理世界(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而西方人则提倡走出山洞寻找真理,可是也都殊途同归了,都是于现实人生中找到另外一个修养精神的乐园:一种是修隐山林,一种是大隐隐于世。我认为“山洞”是个很好的意象,它就是一条时间隧道,一端连着现世,一端连着古老,让亘古不变的月光可以自由穿梭其间,让古今中人,看着同一个月亮,思考不同时代的人生。

5、因为这本书,我爱上了“废墟”这个词。作者说“中国缺少废墟文化……历史不是层累的,必然有毁灭,有葬送,因此就必须有废墟。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依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

不错,这种起起落落的形式,在历史上反复出现,在社会更迭中反复出现,在个人人生经历中反复出现……可是,有脱离这种“废墟”的事物吗?有的,无数的古迹名胜:金字塔、神庙、长城……但他们也只是形式上不是废墟,试问现在还有多少古代建筑还保留这最初的文化精神,躯体在那个地方,可是灵魂早已脱壳。我觉得废墟就像是一个循环圆圈上的切点,一扣衍生出另一扣,正是这些“切点”的存在,历史才可以没有棱角,“圆滑”地向前滚动……正如作者说的那样“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大地是需要不断的重建,以留出历史前进的空间。精神也是一样,我们的价值观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建筑,它需要被推翻,而且一点也不需要为这种“推翻”感到羞耻……我们要清楚的是,废墟是历史的脚印,而不是被掩盖的现实,保存废墟不是为了保留悲剧,而是要将悲剧在心中洗净。

最后,文化的苦旅,注定是苦旅的文化。作者说“中国,太寂寞。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没了文化人格,我们身上还存有什么?或许,于每个人都有这种文化人格,只是还未开垦出来,因此才显得贫瘠而又尴尬吧。可以看到,余秋雨先生在用他的游记和思想试图打动我们,为我们开垦“文化人格”,但是苦旅尚在路上,我们也还未出发,也许只有亲临感受,文化的晦涩才会给我们这些“文化人格”贫瘠的人一点回味的甜头。

文化苦旅第一部分读书随笔2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泰戈尔《采果集》

余秋雨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启了“文化山水”的漂泊旅程。每一次留驻,冲击着他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更加深沉的历史文化、乃至一个华夏民族的文化。在阅读一字一行深沉的文字之时,一幅幅壮阔的景象在脑海中呈现,一条历史长河的光速向无限远处延伸。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伫立于古代先辈之旁,苍苍茫茫的大地之上,感受到了无数的失落、无奈、豪情、奔放……

我曾登上泰山,于泰山之巅,一览群山之渺小,天地间的浩渺、大自然的神功一一尽收眼底。我惊讶、感叹,闭上双目,仿佛天地间只有我一人,心灵被完全冲刷得一尘不染。但是,这种感觉仅仅停留在大自然山水景致上,是肤浅的,表面的。

在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笔下,山水不仅仅是单纯的大自然造物,而是承载着一代代文人、学者的豪情壮志、萎靡柔弱……承载着一代代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真正的“文化山水”。

我仿佛在文字间看到了目光呆滞的王圆箓,他手持少许钱币目送外国学者远去,不时露出虔诚的微笑。我恨他!这句话说得很无力。对于他而言,他甚至不解地一脸疑惑面对外人的唾骂。深想一层,恨他什么?恨他只为让自己生活过得好一点而把一堆堆文物交到外国学者手上?这难免是可笑的。可笑的是,他,根本没有足够的伟大承载起一个民族的巨大悲哀。他,渺小得像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滴,不,污水滴!倘若,历史上没有王圆箓这个道士,还会有千千万万个“他”,终究,他只是这场悲剧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穿越时空,到了莫高窟,跟着作者的脚步,我仿佛走过了横跨千年的历史,仿佛看到了北魏强悍与苦难的汇合,隋代轻松与欢畅,盛唐之世的雄风与繁华,五代的温煦和沉着……莫高窟中的壁画,用线条、颜色的变幻为后人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变迁。一切强权与斗争,一切繁盛与衰落,在这里,都深深地充斥着你的视觉与灵魂。

余秋雨的文字,让我对都江堰有了另一种认识,它,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而且承载着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它的历史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的精神一代代永不消散地传下去。

山水大自然背后的文化,在余秋雨笔下用深沉的文字,一字一句刻入读者的心底。我真切的感受到山水、文化、作者的灵魂。在惨白的历史下,山水负载多一份凝重,引导着我,从更深的角度了解它。山水不仅仅是景致,而是历史的承载体,文化的承载体。至此,我萌生了一个想法:一个人,背着包,开启一个人的旅程,去感受这片华夏大地中的文化山水……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