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只有三天光明美文欣赏

来源:文书网 1.58W

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你会怎样?假如只有三天生命,你又会怎样?程莹莹,一位身患血癌却始终笑对生命的14岁女孩,她和她的母亲相互扶持着倔强地在逆境中生存,这样的一个单亲家庭,也许能给我们答案。--题记

假如只有三天光明美文欣赏

女儿的呼唤:妈妈,我爱你

妈妈,我的好妈妈,我衷心地感谢您给我的一切--爱、青春、时间、第二次生命……

这是今年5月14日--母亲节,程莹莹在日记中献给妈妈的一段话。

她忘不了,从自己6岁开始,母亲带她四处求医,为她煎药打针;每天凌晨5时就起床,花1个多小时,将一剂剂偏方药粉一点一粒灌入鸡蛋中,再蒸熟蒸透,然后安排好女儿一天的生活起居;每当自己犯病,母亲就用她弱小的身躯尽着最大力量抱着女儿上医院。

她忘不了,母亲仅靠自己每月200元的工资,是怎样地度日如年!在仙桃做脾脏切除手术时,母女二人租了一间民房。为了给莹莹增加营养,程苏珍专门买了个炉子,只为每个煤球少2分钱,她宁可多走一里多路去批发。每次孩子吃剩的,就是妈妈的。

还有,自己在学校办黑板报晚归的那一天,母亲守在白沙洲寒风阵阵的江堤边,等女儿回家直到傍晚,微黄的灯光下瘦小的身子冻得发颤……

父爱,在莹莹的记忆中是虚无的,莹莹3岁时,父亲因变卖单位的机械铜芯、铜线被判刑,父母离异。从此,女儿最刻骨铭心的是与妈妈相伴相守的日日夜夜。

6岁那年的一天早晨,莹莹似乎总睡不醒,妈妈一看,不好了,莹莹的鼻子在流血,床单都染红了。妈妈吓坏了,忙用棉球去堵,棉球也被血浸透了,血又顺着棉球往下滴……

血儿呀,你慢些流……程苏珍为孩子祈祷着.只身把莹莹背到湖医附一医院和市儿童医院,通过血液和骨刺检查,发现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俗称血癌。

从此,又苦又涩的药陪伴着莹莹的每一天。

8岁时,莹莹再也不愿老呆在家,她发誓:一定学习治病两不误。妈妈含泪答应了,小莹莹成了武昌区堤前街小学的'一名学生。

从此妈妈每天背她上学。放学了,又去接。回到家,母亲就给女儿开起小灶,教她拼音,教她汉字笔画,教她5个苹果吃了两个还剩几个……还教她记日记、混合应用题的做法。这种小灶,永远也没熄过。

身材瘦小的程苏珍将自己的一切精力都扑在了女儿身上。她是大桥局金属制品厂的炊事员,每月仅200多元工资。多年来她没有社交、没有娱乐、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节衣省食为女儿治病,婉拒了无数人家的说媒。孩子父亲出狱后曾找到她们,想为这个艰难的家庭出一臂之力。但被程苏珍拒绝了。她想,再苦再难自己一人承受就够了,何苦又去拖累别人呢?

尽管莹莹每年有一半时间在病榻上度过,但她的成绩总在班上名列前茅。她先后被评为武昌区黄鹤十佳好少年、武汉市十佳少年。如今她正在武昌区重点中学武珞路中学初二10班就读。

具有伟大母爱精神的程苏珍,去年也被评为我市15位漂亮妈妈之列。

女儿的渴望:妈妈我要学习

读到小学四年级,莹莹再也起不来了。一连数天,什么样的天价药、特效疗法都用过了,又是血浆点滴,又是皮下注射,立体救护,可血怎么也止不住。教授会诊后说孩子只有两天时间了。护士也劝程苏珍:别诊了,节约几个钱,孩子走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医生要下病危通知书,程苏珍愤怒了:下不下都一回事,就我们母女二人,免得浪费一张纸……

这一切,被隔着玻璃的莹莹看见了。晚上,她忍不住对守在床边的母亲说:妈妈,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个世界了,你就到广州跟大姨一块过……在小莹莹的心中,大姨的生活是幸福的,自己拖累了母亲,使她没享过一天福。程苏珍顿时眼睛湿润了。她说:不,乖女儿,妈是为你活着,你这么说,妈怎受得了?!

程苏珍从一位病友那得到信息,仙桃市第二人民医院也许能使莹莹起死回生。

在仙桃治疗期间,莹莹给当时的小学班主任曹光伟老师去了封信:请将学习资料寄给我,我要读书……

做完脾脏切除手术后不久,莹莹就坐在病床上看起了老师寄来的书。做作业、学习成了这对身居病室母女的唯一娱乐。没有桌子,莹莹就让妈妈找来一块木板搁在水桶上,板凳呢,则是垫上一双鞋,席地而坐。

输液时,莹莹就让母亲念上一段课文,或讲一道数学题。母亲往往是声情并茂,女儿则专心致志,别人还以为是老师在给学生补课呢!

到了期中考试的时候,莹莹无论如何要回学校。她仅赶上最后几堂复习课,数学却考了96分,语文考了89分。

回家后,程苏珍买来注射器、棉球和酒精,在自己的身体上练习起注射。从此病中的莹莹由妈妈一手照料。

半年后的一天早晨,程苏珍照例把莹莹送到校门。她把手放在孩子鼻前,忽然感到有股异样的热气。瞬间,血涌出来了,牙龈也出了血。刚到医院输完止血敏片液,莹莹又一个劲要上学。母亲知道,在孩子眼里,学习比生命还重要。她背起女儿,一手举着输液瓶子。当母女俩这样走进教室时,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大伙的目光定定地望着小莹莹,同学们从心里放飞出一句话:莹莹,好样的!

程苏珍将小莹莹安坐在教室最后排的窗户边,输液瓶挂在窗棂上。以后的日子,莹莹就一直坐在后排。她每天依然早早来到学校。许多次正当她聚精会神学习时,鼻子就滴出血来,这时师生们也学会了镇定,马上就给莹莹妈妈打电话。程苏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地拿着药瓶跑来,迅速给女儿挂上止血、脱敏、生血类的点滴。

8年与病魔争斗,莹莹外形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的她瘦瘦小小,清秀的脸蛋,黑黑的长辫,尤其是甜美的嗓音,招人喜爱。可自从患病以后,药物的副作用,让她脸上长起了胡须,嗓音变粗了,人长胖了,右耳失聪。这一切对于一个爱美的女孩来说太令人伤心了。

莹莹的手特别灵巧,她编织的向日葵足以乱真,她画猫绝不类虎,她绘制的小报像模像样,她一有空就写日记,记下遇到的人和事。

上到初中后,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莹莹身体开始有所好转。但病魔随时在觊觎她的身体。青春期每月到来的例假出血,使她每每与死神擦肩。每当此时,她的身体就会变得更加虚弱,但她学习的劲头,愈压弥坚--她在以这种方式捍卫自己的生命尊严!

现在的班主任夏岚老师对这一点印象深刻。她记得有一次,莹莹妈妈一大早打电话来请假,说莹莹又流血了。但当第二堂上课铃声一响,莹莹却在妈妈的扶持下又来到了课堂。

每天早上从偏远的白沙洲到校,莹莹得搭近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她必须在6时之前起床,即使对一个健康孩子来说也算得上是辛苦的。但夏老师说,莹莹很少迟过。更不易的是,莹莹的学习成绩在优秀生云集的75名同学中,已进步到前20名之列。

女儿的心声:这世界真美好

1998年底,由于单位效益不好,程苏珍下岗了,每月只拿100元生活费。懂事的莹莹心里难受极了。半夜里,她偷偷给几位厂领导写了封信。那啼血的请求,强烈地撞击着厂领导的心。厂里开了紧急会议:再困难,也要帮助这样的特殊困难家庭。当接到上岗通知书,母女俩抱在一起,哭了,笑了。莹莹在心里说:妈妈,我爱你,我爱所有的人!

程苏珍和莹莹的遭遇,引起了包括吴天祥在内的武昌区许多人的关注、同情和帮助,这一切,令母女俩深深感动。但她们是那种不愿声张,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人。这些年,程苏珍一点一滴,终于还清了欠人的债务,始终平静地安排着日益拮据的生活;莹莹懂事地放弃了青春少女对物质生活的梦想,尽可能地为家庭节省。

一年级上学期,莹莹在学校里喝的是自己带来的凉白开,中午吃的是妈妈为她准备的饭盒;天凉了,她到校外副食店买包方便面或是几个馒头打发一餐,有时是自带的凉面条,用开水一泡,再加上自制的调味包。

这些,被细心的班主任夏岚老师发现了,她自掏腰包,每天专门为莹莹在餐馆订下一份炒菜,并叫来莹莹妈妈,说什么也要她们接受这份好意。夏老师说:我是共产党员,也经常参加扶贫活动,帮助别人可以,自己班上的学生,不更应该扶一把吗?

后来更多的同学及家长出来响应。班上的家长委员会,专门为莹莹设立了助学基金,补贴莹莹在校所需的学杂费、资料费及一些集体活动开支;全班70多名师生,人人捐款,专款专用替莹莹订购了每天4元一份的中式快餐。

此情此景,莹莹在日记中写道:在现实生活中,我的确深深体会到真情的温暖,爱心的存在和社会大家庭的美好,人间处处有真情!

程家母女正用这样的人生感悟,回报他人。

长江三桥开工,莹莹和同学一道亲赴工地慰问建设者,打扫清洁卫生;寒暑假,莹莹又是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作画办墙报,协助青教工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