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想随笔散文(精选29篇)

来源:文书网 2.21W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随想随笔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精选29篇)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

细碎的烟灰在坟前飘扬飞旋,好像是精灵在快乐的舞蹈;耳边却传来哀哀切切的哭声,那哭声时断时续,时大时小,终归好像烟灰终归消失于天空中一样消失在这空旷的山野。我们几个人站在不同的方位看着几个刚填完新土的坟茔,默默地挥挥手臂,然后转身离开。刚走几步,压抑的心情突然放开,几个人说笑起来。

每年的清明我都会回乡祭奠,有时是在旧坟上添几把新土,有时是在坟桌前烧几串纸钱。当然不止我一个人在场,有时是和我的叔叔堂兄弟,有时是和我的媳妇及姐妹。无论是和什么人在一起,无论是在干什么,我却总没有一种悲伤的感觉。好像清明祭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习惯到我们已经忘却我们本来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一种自发的本能在行动。

没有悲伤的感觉,无论这坟里埋着我的什么亲人,毕竟他们已经逝世很多年,再多的眼泪也流干了,再多的悲伤也变淡了。他们变成了深埋在我们内心的一点念想。我们在祖辈的坟前上供、焚香、烧纸,完成这一系列程序,我感觉到了庄严肃穆,我感觉到了生命的传承。是的.,传承,今天我们在这里祭奠他们;未来某一天,子孙也会用同样的仪式祭奠我们。在这袅袅的青烟中,在逐渐变多的坟茔中,生命得到延续,时间得以永恒。

逝者已矣,我们还要继续我们或美好或沉重的生活。我们把对父辈的念想存在心里,该说就说,该笑就笑,该怎样就怎样。也不管未来会怎样,我们还要面对现在的生活。对着父辈挥挥手,我们说着笑着,一路向前走。我想,我们的后代子孙也一定是这样,说不定,他们会比我们潇洒。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

现在家里的老人走了,留下一群儿女,逝去的永远逝去了。老人说:只要今生无撼人这一辈子就没白活。也对!生命本来脆弱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好好珍惜只求今生无撼。人总究逃不过自然的法则,顺其自然吧!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神农尝百草,精卫添海,大禹治水。古老的传说成就了古老的故事,古老的文明造就了古老的人类。春去秋来、国兴国灭无数的人演义了无数的`故事。故事的背后却又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一面,黑暗的,血腥的还有肮脏的。谁都不是谁的谁,谁也不真正了解谁。故事里的事有何尝不是?

转眼又到了清明,空气中仿佛弥漫着哀伤的气氛,每年的这个时候后人都会为祖先扫墓,想想曾经还在一起生活的人如今却和自己阴阳相隔,不伤心都不行。物事人非,过去的终将过去,时间是不会为任何事物停留的,只愿逝去的人安详,活着的人明天更好!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3

听说清明节我要回去,远在四川打工的弟弟提前了两天回家,默默的准备着上坟需要的一切,静静的等我回去。

清明节这天,天气晴好,路上行人懒懒的,散散的,并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味。随处可见行人手持祭品,一脸漠然的奔向一座座坟头。

记得在老家的日子里,清明很少上坟,父亲总是在春节里带领我们漫山遍野的寻找已故亲人坟墓,逐个介绍,逐个的祭奠,逐个的吩咐我们记牢了。那时,年幼的我们只图好玩,并没领会父亲的良苦用心,现在想来,但凡老人们的心思,是害怕晚辈们的忘记。离开老家后,每逢清明节,朋友们纷纷的赶去上坟,回来后问我回去上坟没有,我无所谓的表现让他们着实的吃惊。当时我错误的以为:有父亲在,一切都有依靠。

前年,父亲因病离开了我们,猛然间,情感上的失落和对人生无常的体悟让我真切的'体会了“子欲养亲不在”的人生滋味。哎!现在想来,一切也都晚了。

到老家的乡街上,弟弟带着侄子来接我们。以前每次回去,都是父亲来接我们,估计弟弟是担心我们带着东西,离家久了已经不习惯走山路了,也许是照顾一下我的感受,或许都不是——单纯的弟弟,我估计他并不会考虑那么多。其实也没有必要考虑那么多,做人做事,顾及别人的感受是基本的要求,但过分的在乎别人的脸色和眼神就过了,按照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做该做的、喜欢的、符合正常情感的事就行,迁就别人却勉强自己会痛苦,人生短暂,何必勉为其难的自寻烦恼。

回到曾经居住十余年的家里,一切如常,绿了百树,红了樱桃,老屋在树木环绕中显得那么的安宁,像是默默的等待游子的归来,无奈却也物是人非!天色已晚,弟弟建议第二天才去上坟。小孩们兴高采烈的玩起简单的游戏,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恍然间感觉我们成人离那种简单的快乐越来越远,社会的大舞台让我复杂不起来,却也简单不了,复杂和简单之间,我缺少的就是这种化复杂为简单的超脱。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4

上完坟,了却了一桩心愿。春雨是时候的落了下来,云层压得很低,估计暂时晴不了。

是夜,雨,时断时续,稀稀落落的淋湿了睡梦。

清晨醒来,满眼都是新绿。泥土在雨水的滋润下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农人早已忙碌在田野,播种着一年的希望,尽管希望微薄,甚至已无必要。

弟弟洗过脸,执意要送我们。一路无语,到了街上。话别,看着弟弟清瘦的身影渐行渐远,我知道,他要寻找他的希望,他的'梦想,他将继续忙碌在工地,或是收获土地上那点微薄的希望。弟弟的身影已经模糊,我启动车,缓缓的驶往我要去的地方。

有希望就好,有目的地就好,各自趋向自己的方向,离别是永恒的人生主题。有亲情相伴,心有挂念,不随波逐流就好。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5

到了寒食以后,往事依依如悠。熙熙攘攘往日的繁华,平平淡淡今日的冷清。想不到今日的清明能够有多少人还能记得古时的真正含义,恐怕在如今这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快节奏时代,人们想要真正了解清明节的含义,恐怕需要查阅古代人们留下来的资料来熟悉那节日的往昔。

清明是一个缅怀的节日,是一个感时伤事、悲天悯人最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表达对逝者的沉痛的哀伤和真挚的悼念。以至于在当日留下缅怀与哀悼的泪水,同时生者也是借着这泪水洗涤流逝往日生活的心酸苦楚。这又是另一种情怀,这也是另一种伤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在唐代是和清明节连在一块的,人们在缅怀介子推的时候用不开火做饭的最原始也是最虔诚的方法表达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这里面还会有一些复杂的情愫,我在这里早已经分不清,也不可能分清。

清明如水,用柔和的姿态摇曳着人们的哀思。那一潭清澈的水,铺展着往日的平静,但只需要简简单单的一个激荡,只需要细细微微的一阵清风,便可以立即激起微微的水花,展开细细的波纹。那是心灵的碰触,也是心灵的释放。

清明如云,在万里天空飘荡游移。它随着风的吹拂而飘动,它也随着人们的关注而灵动。它有它的体态,人们有人们的想法。这些我不得而知,我所知道的,只是云朵在不远的将来终究会春风化雨。人们的心灵也会在清明的到来得到洗涤。

清明如雨,丝丝缕缕,淅淅沥沥,那是否是沉思者的眼泪?清明的雨将桃花绽放得异常的闹,那是否是沉思者的.笑颜?躲在风中笑?

清明如风,带来枝头的点点新绿,携来初绽繁花的阵阵芬芳,送来阳春的和煦与妩媚,更引起了我们对往昔的追忆,对亡灵的缅怀,亦或是对未来的憧憬。

清明如诗,铺就的是一条条充满韵味的伤情之路。无数的迁客骚人在这一天成了带有他们那个时代印记的大家。这里我不会一一罗列,但是人们应该知道的是,他们的锤炼,也是先从心灵开始的。也就是大文豪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吧。不知道古人的精华能否影响到今人,也不知今人的成绩是否受用于古人。

清明永远是一个缅怀的节日,清明也是人们精神的一个归程。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6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又是一年春来时,未见梨花满枝,徒留清风卷叶起。漫漫人生路,何处是归途?

清明时节雨未至,独见满目悲戚。清明,一个属于祭扫的节日。这个四月,注定满是缅怀,满是回顾。

清晨,祭扫的准备阶段。水果,糕点,鲜花,人群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欢声笑语,闲话家常,不见悲伤,倒想是一个盛大的家庭聚会。一个本该清寂的早晨,却只能在喧嚣中度过。

迷雾未散尽,人影已不见。吃过早饭,大家步行前往墓地,一路上,大家若有所思,变得有些沉默。我独自一人走在队伍的前面,我似乎看到路旁有一个人影,慈爱的面庞,矮小的身子,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或许有些事已太久远,我已记不清了,唯记得曾有人对我说,明年今日我会回来,可你终究没有归来。即使在这样一次梦境般的邂逅中,你终也没有把正脸留给我。

祭扫仪式是极其简洁的,没有痛哭,没有低吟,有的`只是长久的沉默。可能是年华渐长的父辈们早已看透了这所谓的的离别了吧。他们正在永最平静的姿态去诠释最真挚的情感。

清明,四月里的清冷。无所谓缅怀,无所谓回顾。只是懂得的人在品味离别的日久甘醇。

太多的人总是沉溺于往事,无法自拔,太多的人明明可以看清,却宁愿迷茫。这大概是人的通病吧。宁愿在迷茫中沉沦,而不愿在痛苦中成长。

离别,承载了多少文人骚客的千古绝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句句为世人所铭记和传颂的经典,无一不在昭示是着离别于国人乃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重要情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吧。起码在我看来,离别的意义远不能诉尽国人的情感!今日之离别,是为了明日更好的相遇。

朋友远行,情人逝去,外出求学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场离别,一次次相遇,所以无所谓得到,无所谓失去,用一颗浏览的心去面对,便已足矣。正如一句名言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有聚虽然好,离散也无须悲。

突然想起了一首属于清明的诗,现在读来,依旧那么有味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此便可窥见人之不同,性之不同,情之不同。

所以我们不要哭泣,所以我们在意,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7

一夜无眠,寂静的村夜多么的安详和淡定,如此的熟悉,心境因此就变得澄澈,生命的真实在于抱朴,在于喧闹中的安静。

清晨,静静伫立父亲的坟前,思绪茫然恍惚——岁月可以带走一切,包括我的父亲。前些年,总感觉孝敬老人有的是机会,孰料顷刻间已是阴阳两隔,父亲在里头,我在外头,再也无法交流,再无可能谋面,人生的悲哀在于该说的话没说和能做的事没做,等到想说想做的时候已经没了机会。因此,珍惜身边的、守住得到的、忘却失去的和争取可能的是一种不错生活态度。

静谧的夜让天阴晦了,山顶云遮雾绕,暮气沉沉,掩盖了春天的气息,凉风吹过,有一丝寒意。

年轻人总会错误的认为会有大把的时光可以供自己肆意的挥霍,努力的追求成熟,努力走向自以为是的辉煌,而老年人总是害怕岁月流逝,年岁的增长,因为这意味着逐渐走向枯朽,中年人置于二者之间,养家糊口和争取功名的压力并存,估计鲜有人会静下来思考一番这个简单的问题。因为简单,因为忙乱,因为习以为常,固执的做着舍本逐末的事情,就从来不肯给自己一个负责任的思考。我们该挽什么风,捧什么水,将自己涤荡?

父亲的一生很平凡,没有做过一件像样的大事,但是,父亲的一生都是在劳苦奔波中度过,记忆中父亲很少有荒废时日的时候,他的时间,总是安排了不少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事情不一定有意义,反正做事的人感觉到有意义就行,只要不碍于他人,如果能够再给他人带来方便那就更好。父亲就是这样的`人,做着他喜欢的事情,平生不曾宽裕过,却还不断的接济别人。大事也好,小事也罢,关键是要做有意义的事,别让时间荒废和空度就好。

“一切都会过去。”一生勤苦的父亲,满怀仁爱之心的他,安静的走完了一生,给自己的生命化了个简单的句号。如今的他,静静的躺在这里,如果人有灵魂,父亲的灵魂一定是安详和宁静的,因为他无愧于在世的这几十年。

鞠躬上香时,小侄子嫌我鞠躬动作不好,他耐心反复的示范,我还是做不好——这些年来,不屑于弯腰,以至于在该弯腰的时候动作也显得僵硬和不协调了。

做了一切,沉默良久,静静的离开,不想惊扰已经长眠的父亲。暮然回首,父亲的坟头已是花团锦簇,大的、小的、真的、假的,簇拥在一起,远远看去,真假难辨,世事如棋,生死难料,父亲就这样被我们逐渐的疏离,或是父亲疏离了我们?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8

本想在清明节那天写一下回家上坟的感受,可那种心痛的滋味还有那飘忽不定的思绪始终让我难以下笔;早上起来,看着窗外渐绿的景色,感觉思绪稍有稳定,便有一种想释放的感觉,于是便提笔来。

每逢清明节临近的那几天,心里总不是滋味,坐在办公室里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神情呆滞、木讷,精神恍惚。终于清明节到了,我和妻子、弟弟带着祭品驱车赶回老家,给母亲上坟。

回到家里老父亲一人孤独的坐在沙发上,老父亲看见我们,脸上似乎透着瞬间就消失了的喜悦,然后扶着沙发的扶手,缓慢的站了起来,手里还拿着一支刚刚卷好的烟卷儿;我们三人相继坐在各自的位置,妻子沏了茶,我们吃着,聊起了家常话…………

中午时分,我们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走向坟地,一路上那种“路上行人欲断魂”感觉让人心情沉重,到了墓地,妻子忙着摆好祭品、插上香,然后点燃火纸,弟弟从开始进入墓地就泣不成声,我一直是热泪盈眶,然后我们一起跪地,给母亲行了礼,跪在那里,我思绪万千——我不禁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还有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又潸然泪下……

母亲啊,你离开我们整整17年了,17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再思念你;春天到了,你不再寂寞了,小麦返青了,油菜花遍地开放;还有飞舞的彩蝶盘旋在你的坟头为你歌唱…如今咱家破旧的老屋也变成漂亮的瓦房……

不知过了多久,妻子把我们从悲痛中叫醒,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回到了家里……

平日里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对亲人的思念储藏在心底;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个节日让我们能与九泉之下的亲人进行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尽管这只是一种形式,但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寄托我们的哀思,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去者不可追,珍惜眼前人。

清明墓地,无限的感伤被抒发,悲伤的泪珠串成一段段湿漉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的眼泪。漫长的人生旅途还要继续,思念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父亲的白发弯曲的身板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我们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在暖春四月的清明里,站在拂起万千愁绪的微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地,只留戚戚的哀叹,背负一团自责在风里哭泣、盘旋……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9

转眼就到了属于我们俩的四月,气温却仍不见升高,忽冷忽热,雨水还时不时滴上些许,清明跟着就来了,路边花店和小贩们的生意顿时兴旺起来,包装精美的鲜花和锡泊、纸钱成了需求量最高的消耗品。看着那些忙着扫墓的人们,心中不禁羡慕起那些亡人,他们在天上是否知道有人依然在怀念着他们并为他们做着这些事。其实我并不相信世上真的有灵魂,但我却非常希望它们真的存在。

宝贝,假设有那么一天,我走在了你的前头,每当清明或是我的忌日,你是否也会为我送上一束鲜花,那时你是否还会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片段,是否会因为生活中失去了我,而时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如果我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十分欣慰,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

宝贝,假设有那么一天,你走在了我的前头,拜托请你把我一起带走,我无法活在没有你的世界上,没有了你,我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我想,你也不会忍心把我丢下,让我一个人来承受思念你的悲伤和苦痛,请带我走吧,下辈子我们可以再续这段未了情缘,这也何尝不是一种美丽的浪漫吗?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0

因一次意外,不慎将腰摔伤,这些天只能在家静心休养。除了按时服药和热敷,大部分时候间都属于自己支配了。习惯了忙忙碌碌的生活节奏,习惯了三点一线的半是机械半是条件反射的重复,乍一闲下来,总有些别别扭扭的不适应,间或伴着些许的失落和惆怅,那些早夕相伴的同事们,在没有我的日子或许都趋于正常了,我想对自己说,你没那么重要,也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人作为小而又小的一粒微尘,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那些友情,那些酒场上的豪言壮语,随着时间的冲刷和洗礼,是多么的苍白,所以这么一想,就什么都释然了。这些天,沉淀了许多的浮华,也对朋友这个词的定义有了更深意义上的理解,明白了她的真正涵义。总有乐趣等待自己去寻找:整理文稿,敲打些文字,在适宜的春光里踏青郊游散步,感受大自然无拘无束无市侩气的暖风,吹散自己纷乱的思绪,果然就是自己心灵深处的感悟和收获了……

马上就是清明了。

写下“清明”两字,顿时就有一种凄清的苍凉袭上心头。在这个春花烂漫的季节里,似乎总有些不协调。但无论协不协调,毕竟挡不住四季匆匆的脚步,清明还是如约而至了,无论你的心情是好还是坏。

清晨,信步走在乡间蜿蜒的土路上,满眼的绿色,直叫人心生一种向上的生机。看麦苗青青,一垄垄向前伸去,最后合成一片春绿。农田里,路沟边,已经盛开了沉甸甸金灿灿的小黄花,娇艳欲滴的花瓣上,挂满了晶莹的氺珠,风一吹,颤巍巍的,伴着路边柔柔嫩嫩的小草,一起在晨风中摇摆。

远远就看到了一簇簇的花,很媚很艳,我猜是桃花?或是杏花,走近看,是杏花,果然就是杏花,在不经意间,就那么灿烂地开放了,粉红而热烈,与鹅黄的杨柳嫩芽相间,在路边点缀了一路的风景。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青草的气息。远处的公路上,偶尔就看见行人骑着电瓶车驭金黄的元宝和纸钱,招摇着远去,我知道,那是他们在准备清明上坟祭奠亲人用的祭品,他们也在用这种传统的方式来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早恳湿漉漉的.空气,打湿了盛开的杏花,也潮湿了那远去的往事。

我们四个最要好的文友,也是儿时的伙伴。其中一个文友前些年远走北京,生意刚刚做得有声有色,便不幸病故,那时才40岁。在当时,他是以“强者文学”的笔触活跃在我们年少追梦的羡慕目光里,当然比不上时任山东省签约作家祥秋兄的。我们四个当中,除了祥秋兄就属他了,不但字体刚劲,而且诗句诤诤,让我们很是偑服。现如今,他就只留一冢基茔和坟上的荒草了,叫人心生惋惜和哀痛。

从老家的村庄去他的坟地并不远,但那次我去看他,却走了很久。那时的杏花烟雨在泪眼婆娑中似又见你潇洒的形象和熟悉的音容,但终究找不到或只能感悟你的踪影了。

清晨的潮湿正像那清明的杏花雨,不知道清明那天有没有雨,稀疏落着,温柔而冷默,冲落了你坟茔上的灰尘,只是难以冲淡我们三个文友对你的那份儿时的情感。每年的清明时分,虽不能去墓前伫立,但我们的心定会如约而聚,相聚在你的墓前,手持你喜欢的花束,与你相视无言良久,惟见我们的清泪千行。

坟上的草青了,麦苗正拨节,春意正盎然。那些变脆的往昔,寸寸抽离。或许,清明只适合在夜里行走,没有星光,没有灯,遗失再遗失。夜,逐渐僵硬,冷漠如冰,敛心静气,不动声色;清明,只可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才可收拾皈依的莲心。捂紧心疼的那个地方,片刻湿透,伸出双手,试图抓住些什么,却灼痛了焦渴的花朵,在另一个窗口凋零,就这么感知着风的存在,任柳絮飘散着远去。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1

清明节,你的儿孙们向您走来了!

您不是被唐诗濡湿的清明节,因为那只是徒具一个符号一种形式而已;你是被乡风民俗吹拂的清明节,翩然似二月的垂柳,万千柔柔枝条般的亲情,在明媚的春日里缠络着。

今年的清明来得尚早,不知是否想窥知春天的花事。然季节不待,浓浓烈烈金黄色的菜花,风华卓绝,一度将田野粉饰成一种梦幻,却熬不住岁月的催促,而今已嫣然离去,奔腾而来的,是敦实青绿的菜荚,在丽日的映照下,烘托出一片安详,凝聚于最顶端零星的花朵,融于璀璨的星空,升华为最美妙的意境。

樱桃树上的樱桃,我们最喜欢的“红颜”,此时还是一点青涩,不胜娇羞地隐匿于青枝绿叶间,躲闪着我们探询的目光。

高大的泡桐树,硕大的白色花朵,竟相绽放,像一支支喇叭,在广漠的天宇间,吹奏出粗犷豪放的春的旋律。这种花纯朴、厚重、实诚,一如我的父老乡亲。

豌豆花像一只只白蝴蝶,正展翅欲飞,将生命张扬成怒放;葫豆花像一只只小黑豆似的眼睛,好奇地窥视着这美丽的.世界,“沉醉不知归路”。

然而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那一丛丛生长于悬崖峭壁的白刺花。

这些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花,它的花名也是我们随意取的,就如同我们跟猫啊狗啊取名。它们毫不在意,全然淡泊,只乐于蓬蓬勃勃生长,用自己一生的力量,它们生命的态度,足以撼人心魄。它们的生长似乎就是为了这一次花朵的绽放,这些花朵,细小,白色,四瓣,像冬日空中飞舞着的雪花。不过很是繁密,胜过天上的繁星,汇聚成一条白色的瀑布,在山崖上尽情的宣泄,香远益清,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释放得淋漓尽致。

清明节,您是不是用这繁华美景来祝福你的子孙呢?

如果缺少了鞭炮声,那就不是清明节,至少也应该说是一个残缺的清明节。

清明节一大早,便有鞭炮声在山野间炸响,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相互应和,就像山野亲情地呼唤,茫茫天地间,亲情的气氛便被酿造得黏稠黏稠的,黏住了每个人的心。而我们的先人似乎也在声声呼唤中醒来,欣欣然安享子孙们的敬奉,荫佑的目光像阳光般洒在子孙身上。

我有一个堂侄,承包了一个河堰,他估计清明节鱼的价钱会比平时贵些,一大早用摩托拉了几十斤鱼去集市卖。离集市不远时,他发觉摩托车的后轮好像要掉了,他马上想到这是祖先在怪罪他,于是他不想卖鱼了,就打电话叫堂弟开车来接他,谁知电话没电了,他只得祈求祖先保佑,硬撑着把鱼拉到了街上,为了能赶回来“挂清”,只得便宜出售。这一路上“挂清”时,他表现得很积极,不住的祈祷。我不大赞同他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但我没说,我知道这是一种传承,还因为这样能给他一种精神上的力量。

听年长的说这“挂清”,是为了让其他人知道这坟茔还有后人,别人便不敢随便毁坏,还说在坟前烧的纸钱先人们是得不到的,只有在家烧的纸才能得到。我略带开玩笑地说,这烧在坟前的纸钱,祖先们伸出手来就抓到了,怎么会得不到呢?他们说,这是老人们说的。其实我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种情感的寄托,用不着较真的。

那悬垂在坟头的“清纸”,在三月的清风中飘飞,看去,像坟茔长出的白胡子,又像是从坟茔里伸出的一只手,好像在招唤什么?招唤什么呢?想来应该是招唤子孙们不要迷失了亲情吧!

年年清明,岁岁清明,亲情便在清明中拧成了一股绳,牵引着历史滚滚向前。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2

村头大叔从不睁眼。那天他掐着指节,口吐真言:命犯桃花。从此,我不敢静静注视一朵桃花,它的纯净多情照得出我潜藏的暗。

杏太涩,李太酸。小时候惹我与弟妹垂涎的,最是桃果。

老屋前种有一株桃树,一株杏树。东风吹得杏花艳,等得满树一串一串的白,引我们欢喜,却是桃花要开。

难懂桃花的心事,做不成赏花爱花人。只喜桃花红艳得亮眼,一如隔壁阿姐摸我头时的笑脸。三月的阿姐,头上插一枝桃花,赤脚做农活,裤脚高高,上衣束腰。我们心里暗暗欣喜,仿佛闻到夏日里桃香的味道。

怀春的桃树娇贵。刀刻一道痕,就成一道难愈的伤。常年吐粘稠的汁液,细细滋养。如女人倾诉艰难抬手抹去的泪。这种晶莹而多弹性的体液,给我们很多喜悦,成为儿时的爱物。它如露珠晶亮而凝形,如滑脂柔软而粘物。采集它粘蜂蚁、甲虫,一粒粒润圆似琥珀般稀罕。

一树桃花一树梦。我们总挂牵它早日挂果。暮春桃瓣落,就急着踩落花去数孕成的幼桃,竟无半点伤悲!四月,隔壁阿姐远嫁山里,我们不记得她那天落泪的眼,只是高兴地比数着抢来的喜糖。夜晚,仍旧做甜甜的梦。

结果的桃树特别惹蚊虫。蚂蚁排着队伍上树下树忙碌,红头苍蝇喜在细长的桃叶上产卵拉屎。蚊虫厮混叶上,晒着暖暖的阳光。我们摘不得桃叶吹尖利的叶哨,看得直跺脚。对昆虫的爱憎即由此而生。

桃树不施肥,不洒药。开花多,挂果少。一场风雨,落果无数。看着地上萎谢的幼果,伤心得泪眼汪汪。小脚的奶奶紧紧搂住我,用方格子手帕揩我的眼,安慰道:乖,桃树公公留最大的桃,给我的大宝崽。

六月,熟透的桃高高挂在枝头,阳光照见白嫩水灵的皮上,长一层细细的绒毛。鼓胀的果实,着实诱惑一颗欣喜激动的心。感谢鸟雀的慈悯,树上尚留有十数颗熟桃。最大的几颗早有美食的'虫子安家。我爬上虬枝,将它们一一采摘,与树下仰头欢跳的弟妹们分食。

裂口与虫蛀的桃,最甜。

每当怀抱自私与贪婪,面对一片桃花,细数悲喜计较与虫鸟争食的日子,感念曾经以生命的光华,明亮我的世界的人。心瞬间清明,一种感激夺眶而出。

既已命犯桃花,注定难逃罪罚。岁月,留给我一座空城。经年行路,风霜中最愧疚的竟是一株老桃树。几番清明回故里,与我缔结初梦的人早已儿女成行,最牵挂的人已作风中飘摇的垄头青草。只有三月的桃林接纳我,以如火的亮色,一朵朵细细烘暖我湿漉漉的魂灵。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3

清明的前夜落了一场雨,淋淋沥沥,如泣如诉。听着哀怨的雨声,想着明晨的行程,可能要在纷纷清明雨中踏上回家的路了。微雨中满山遍野的葱绿,微雨中如织的阡陌上流动着的小花伞,微雨中浓浓的哀伤……这画面不断在心中萦绕,静如凝脂,动似泼墨,不知不觉已然听不见雨滴轻敲户外雨棚的轻响,雨,竟然停了,莫非今年是一个晴朗的清明?

在辗转反侧中不觉天光已经微亮,红红的霞光慢慢浸染上窗棂晨风通过窗棂摇曳着窗纱上的一抹橘红。哦,难得一个清朗如斯的清明。

吃过早饭,提上纸钱香蜡,我们就踏上了回乡的路。

阡陌上,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正灿。阳光里,弥漫着花蜜的甜香。晴空万里,春风习习,春花如潮似海。在这样的时节,这样的日子里踏上回乡的路,听一声声乡音述说着经年的离怨,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把春天般灿烂的笑容绽放。祭祖、踏青,把满怀的情结打开,抛洒在清明清朗的风里,缓释一季浓浓的乡愁,换上春天的,这是多麽惬意的事啊。

踩着松软的泥土,看阑珊的春意洒遍大地,我和妻一路向山的那边走去。好久没走到这山里来了,只是闲暇时爱凭窗向山的那边张望,那山的那边长眠着我的祖辈,长眠着我的父母,长眠着我的兄长。

我没有见过我的祖父,他在我出生前10年就过世了。我问父亲我的爷爷是啥样的一个人,父亲说:“你看着我,我是啥样,你爷爷就是啥样。”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祖母是一张逝去久远的照片,那照片是半个世纪以前拍的,有些发黄,像一片枯黄的树叶。我只记得祖母去世过后,家里人哭得很。我和堂哥走了很远的路去通知我的大姑,因为太小,竟然没有一点的意思,直到我的大哥接到祖母过世的消息,从外地赶回来,悲伤得在祖母睡过的床上躺了一天一夜。我望着大哥哭得红肿的双眼,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再也见不到慈祥的祖母了。

我的母亲比父亲年长五岁,她十四岁到周家当童养媳,直到她去世,其间六十多年和父亲甘苦与共风雨兼程。父亲一生从教四十年,他退休后一直在老家直至终老。09年我们给父亲行过除服礼后,我作了《09的还念》一文,对他老人家一生我是这样做了结语:“八十年的风雨历程,四十年的教学生涯。守志持节,风骨堪敬堪叹;解惑传道,大功可钦可书。敬亲睦邻,馨衍于三乡,救急济困,德播于四野。呜呼,堪悲世无灵药,续命乏术,阒然而逝,满堂桃李奉椦莫不哀哉悲哭。守制千日,今作文追念。时值09腊尽,愿吾父安息。”我的父母安埋在大梁山之东,坟茔之右去春又添新坟,那里长眠着我的二哥。

化纸上香行礼毕,看着坟茔上蔓生的野草蓬蓬勃勃地生长,我不竟默念起余光中先生的诗句: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是啊,我逝去的亲人们和我已成隔世,那绵绵的怀念如这野草,滋生了一春又一春,一秋又一秋。

日暮霞落时,我们回到了家。从窗户看清明的落日,把那山的轮廓镶上了亮亮的金边。在山的那边长眠着我的祖辈,我的父母,还有我的兄长。

一杯清茶,怅惘了一缕情怀。一声喟叹,泄露了心底的忧伤。凭窗作一回怀想的眺望,看暮云欲燃,落日熔金。山那边长眠的亲人应知道我绵绵的怀想,清明的今夜,亦或许能入我梦?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4

往年的清明,她一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伤感也没有。但今年不一样,浑浑噩噩的一年多一直以为父亲还在身边。似乎一回家父亲拄着拐杖仍是一脸笑盈盈迎向她。但昨日的一场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和雨后稀稀拉拉“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将她的梦幻击碎:父亲是真的去了吗?望着阳台上一株静静绽放花骨朵上欲欲将坠的露珠,她湿了眼眶,这远方的她又如何能在这祭祖的清明来祭奠她的父亲。

去年这个时候,她的父亲还在病床上骨瘦如柴地和病魔做着抗争,那时她这远嫁她乡的不孝女儿仍在千里之外守着自己步入叛逆迷茫期的孩子度日如年:一边是须要安抚的惶恐少年,一边是垂危的父亲,心急如焚却难于选择。但她坚信这第三次晕倒的父亲如此坚强,毫无意识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着最后一口气就是为了等她陪完孩子中考后再去看他吧!就这么拖着、纠结着、无奈着、逃避着。可就在孩子中考的前一天,她接到父亲的噩耗:他走了。她觉得天塌了,地陷了,根没了,又抑或是听错了,搞错了。都说血脉相连,只有她心有灵犀的懂得父亲是在等她——等这远在他乡五月初五左右出生的女儿见一面。可他终是没能捱过端午节这天,那几天她总执着的认为他的父亲没走,他是如此坚强,一定是晕过去了。她不再接任何电话,只是机械地接送孩子,回家呆坐。

记得父亲第一次晕倒是在教室背对学生写字时头晕目眩、手指颤抖倒地的。在学生们的惊呼声老师们打着“120”把父亲送进医院,彼时父亲仍固执摇头叫嚷:“我没事,别吓着孩子们。”在医院住了十多天,终于确诊脑溢血高血压,父亲才沉默了。学校体恤父亲近四十年的心情工作,让他先在家修养一段时间,但匆忙惯了的教师生活,父亲怎能停下。他到处找地、整地、开荒种菜、种瓜、种豆,没日没夜、起早贪黑、刮风下雨拼命在农事上忙着。一个月过去了,领导们一看:你这么好的身体,重回学校吧!回到学校如鱼得水的父亲早就忘了他是脑溢血高血压患者,但病魔没忘,终于在一个多星期的早晨父亲正准备上课时他又晕倒了:这一次他不会摇头也不会喊叫了,只用一双眼盯着人看。这一次在医院父亲整整有二十多天不会说话,但他仍坚持醒时不停抬抬左手。有一天他终于会说话了,可右半身已完全不能动。又住了十多天,医院也无能为力,只能自己回家锻炼休养。这一次父亲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成了一介废人,从不发大脾气的他到家闹了十几天的情绪,人们来看望他:这个说,父亲20左右时,为了一个外地下放来修马路的省级干部不受当地人的欺负被十多人打的头破血流;那个说,他在学校不远处一个池塘救了两个下水贪玩的姐弟,直到人家父母找来道谢大家才知道;这个又说他为一个家贫的学生有点营养让了一个月的教师餐票给那学生,又说他对母亲又是如何恭谨,对妻子如何忍让,对子女又是如何无私。总的来说他就是个即性急又悲天怜人的、劳心劳力的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太不注重自己的身体。他听见人们聒噪的窃窃私语愈发暴躁,躺在床上让人伺候的日子太难以让他接受了这怎是人过的日子,一直都是他在关心,关怀,帮助别人。但勇敢、坚强、勤奋的父亲在十多天后就又恢复了常态,他不再抱怨,天天一只手扶着床角,另一只手蠕动,慢慢的一寸、二寸、三寸……一个月后,父亲可以用半边身子爬起来一下子了;两个月后,父亲能用一个手下来床沿了;三个月后父亲可以让人扶着躺在睡椅上了;四个月后两人搀扶父亲拉着绳索绑住右腿让他抬腿了……半年多来,父亲可以左手扶着墙根慢慢移动两步了,一年多了父亲可以拄着拐杖挪着个腿慢慢行走了,这一走动父亲拄着拐杖走了三年多。家人不再把他当病人看了,他自己也以为自己只是残疾了。父亲又拄着拐杖绻着一个手去捡棉花、种豆子、种花生,修剪一些树木的残枝枯叶。人们劝他:你有高血压,不能过于劳累。他总说:做点没关系,人活着不做事不就是牲口吗?那样我会疯的。

那是前年十月的一天,他匆匆忙忙吃完中饭就大汗淋漓去侍弄他的菜园去了。这一去他再也没有回来,父亲又昏倒了,这第三次住院有三个月他都没醒,后来他偶尔会睁开婴童般无暇的双眼滴溜溜惊慌失措看重雪白的病房,然后寻着探访声盯着人三四秒后接着有沉沉睡去。医生们给父亲咽喉打了个洞插上胃管,叫家人喂上流食,让他维持着。他最后看到父亲是出院时,医生说:“你们把他弄回家吧!尽心伺候着也许会有奇迹吧?亲戚朋友都相信父亲坚强的信念,顽强的生命力,一定会像以前一样醒来,许是一年,许是两年……

她又回到了千里之外小孩读书的家,而父亲在娘家被母亲伺候着。孩子中考的前两天,她对小孩说:“好好静心考,考完去看你外公。你可是外公带大的。孩子满心欢喜应了声:“好”。第二天,6月16日早晨6:00她接到了一个电话,流着泪有那么一刻的恍惚与崩溃。最后,他一点不觉伤心,她想:不好,这是她虚构的梦幻般悲哀感觉,她看到父亲瘦骨嶙峋,总是幻觉他会离去,她怎能有如此恶毒之感呢?还有三四天就到家了,到时就可以见到父亲了。

6月20日,端五节这天她终于带着小孩回家了。晚上回的家,物是人非父亲并没有在门口张望,房间大厅只有一口棺材,棺材上摆着父亲的.相片:不信,不信,冥冥中似乎感觉父亲就在身边。没有悲伤的心情,只有失落的慌乱:爸爸去哪儿了呢?去旅游了;去做客串门了;去田地间劳作了;还是去学校;甚至去多管闲事打抱不平去了。连续吃了三四天的白喜事酒。跪在父亲的棺前倒酒夹菜,旁人的凭吊、烧香,她又似乎觉着父亲坐着一叶扁舟挥着衣袖向她告别嘴里高声吟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她追过去海水滔滔,只见扁舟停靠在海中央一个绿洲上,有个老婆婆端了一杯茶给父亲,父亲一饮而尽不再回头,老婆婆又高唱:“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喝过孟婆汤,倘洋在天堂。”

然后双目如电锯射向她:“此乃凡间普通人里英雄豪杰升天聚集地,阴阳两隔,岸上闲杂人等速速离开。她呆呆望着烟雾滚滚,忙转身离去黯然伤神:真是生死两茫茫!霍然一惊里她发现自己仍在棺前跪拜。爸真去了吗?她任由自己的思绪在这虚与实之间,梦与幻之间,阴与阳之间,古与今之间飘忽。一直到自己给父亲写追悼词,甚至到父亲的骨灰下葬了,墓碑上竖立着父亲的名字。她都认为自己是个

被人操纵的木偶,她又想:这在办什么事呢?把这写做完,她回到家还看得到父亲吧!从58岁发病到64岁,父亲才64岁,他怎么可能逝世呢?

在娘家又呆了几天,她又带着小孩回到读书的地方。过着悄无声息陪伴小孩读书的生活,她认为她还在外漂泊,而父亲仍在家等候。

可是这个清明看到花圈店里的红绿白纸,听着坟山上高低起伏的鞭炮声,她终于想起一年多没有在电话里听到父亲欢快的声音。而现在回家父亲再也不会老是拼命对着她的大女儿喊着他自己女儿的名字。然后再一脸惊讶一脸尴尬反回头看着站在身旁的成年女儿说:“哦!她不是你,你在这。”父亲是真的去了,再没有从前,把爱与亏欠也统统带走了。而父亲带大的叛逆小孩骨子里面还带着父亲纯正的善良:总以为戴着老师这顶帽子的人无条件都是顶天立地的好人。父亲请安息吧!您带大的小孩即使走的人生路再多弯曲和坎坷,也不会轻易放弃;也不会轻易沉沦,更不会被击倒,因为有你的坚强在血液里流淌。

今夜,推开窗户,“扑棱棱”几只乌鸦在对面的树上“哇——哇……”冲向天际。那“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苦涩随即涌来。她想但愿把我的哀思化为一轮明月,守候在父亲的坟堆上,温暖您孤寂的魂灵;亦或父亲您也可以化作明月一枚,照亮您的子孙在黑夜前行。也许这样您才能咧着月儿般的笑脸:安息!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5

湘西的四月,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清明节这一天,不知什么时候,迷蒙的苍穹里,已经飘起了如烟如雾的丝雨,那漫空飞舞的晶莹,似在轻呼着初夏的暖意。于是远天滚过一阵轻雷,象是一串串跳跃的音符;林间的布谷鸟也开始了歌唱,把绿色的嘱托挂上树梢;旷野的草叶上,渐渐地生出了一滴滴晶莹的水珠,悄悄地润湿了初夏的歌喉。

清明的.雨裹着初夏,踩着芬芳的山风,温柔地向我们走来。那淅淅沥沥的丝雨,象是九天玄女拖地的长裙,眷恋着碧绿的大地,又象是巧夺天工的画笔,勾勒出旷野神奇的意境。雨中的旷野,仿佛是一幅刚刚完成的水粉画,散发出浓郁的诗情画意。农舍里那些毛绒绒的小鸭子,似乎也经不住这清明雨的诱惑,一小跑而来,蹦入那泛着涟漪的水田里,开始寻觅起初夏的故事。

出来踏青的人们,不知该有多少。赤脚走在旷野的小路上,色彩斑斓的雨伞一支支地撑起,象是夏日的荷叶撑起一颗颗圆润的露珠那般的安逸。空蒙的远方景色依稀,被盈耳的雨声呼唤成了朦胧的画屏。人在画中行走,雨在伞边滑动,一颗颗雨珠滴落在草地上,而后又化作袅娜的雨雾,悠闲地飘向远方。

清明,确是一个缀满梦想和希望的日子啊!这潇潇的雨,这甜甜的风,漫山遍野地下着吹着,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多少蓬勃的生机啊!人说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清明的雨,就已经报告了夏天的消息。我们盼望着夏天盼望着成长,是相信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稚嫩就会走向成熟,弱小就会走向强大,缺陷就会走向完美。倘若先祖和亲人九泉有知,这漫山遍野的绿啊,就应该是他们欣慰的微笑。

待到来年清明日,这鲜花,这树林,这旷野,这世界,该不会重又沐浴今天的雨吧?

期待着,我深深地期待着。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6

春天来了,在春天这个季节里,有个重要的节气,那就是清明节。清明,对许多人,有着不同的意义。种田的人会在这时种上瓜豆;怀旧的人会在这时祭祖;思念的人会在这时上坟,而对于学生,这个节气,就是排着队,迎着风,踏着青青的草,去游春。但对于所有的人,在这个季节里,都有一个更为有意义,也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到烈士陵园,为英雄扫墓。

我第一次为英雄扫墓,是在小学。其它的什么事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听老师说,明天到烈士陵园去扫墓,我激动的一夜没睡踏实,小小的心里总是在想:我就要看到书本上说的英雄了,我能为英雄做点事啦!可不能迟到呀!第二天清晨,我起了个大早,拿了把稍大点的扫帚直奔学校而去。后来,还有几位和我一样拿扫帚的同学,任老师怎样解释,就是不愿放下扫帚去陵园。第一次,我就这么拿着扫帚去为烈士“扫墓”的。

到了初中,虽然,我不再拿扫帚去扫墓,但这种激动的心情,却没有一丝改变。记得,每每到了清明这个季节,我们这些半大不小上初中的孩子,总是盼啊,盼啊,盼着老师能赶快带我们到陵园走一走,看一看。我们这儿的烈士陵园,很美,苍松翠柏,花鸟鱼塘,还有掩映在花丛中高高大大的纪念堂,简直象仙境一般。我们每年盼着、盼着,就是想到陵园里,既看看那些心目中的英雄,也看看春天的美好,还有,我们的入团仪式,每年也在这时举行。想想看,在崇敬的英雄面前,在烈烈的红旗面前,在许多羡慕的同学面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这是何等的光荣!又是让我们何等的盼望啊!当然,有时,这种盼望中,时常会怀着一丝丝的不安,那不安,也许就是这次入团的没有我,面对烈士,不好意思;也许是每次庄严的仪式结束后,随之而来的那一篇纪念性的作文。提起作文,每个学生可能是记忆最深的。为了这篇作文,几乎在每次的自由活动中,我都会放弃游园的大好机会,好奇而紧张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纸和笔,和许多同学一样,到纪念堂里,去抄几段解说词,以便作文中用。那时,我睁着清彻的一双眼睛,深深地,打量着一张张年轻英俊的照片,心中没一点点的悲哀和恐惧,因为我从没有把这些英雄和死联系在一起。相反,我很羡慕和崇敬他们,那时的我,总觉着英雄是不会死的,我们从来不说英雄会“死”,而只说英雄会“牺牲”,“牺牲”在我的理解,就是“活着”,“活”在另外一个地方,而且一年一年,永远都那么年轻。有时我还会独自想:他们也许在等我们,等我们长大了,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会不期而遇,也许,我还能问问他们当时做英雄的想法呢!可惜,当时这些纯真的想法,都不会出现在我的作文中。我的作文永远是千篇一律的豪言壮语: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学习他们什么什么样的精神,这个“什么什么样的精神”,就是我所抄的解说词,其中有一句,我记的最清楚:学习英雄“马革裹尸”的精神!当时,我并不太懂得“马革裹尸”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还是记下了,并用在了作文里。

多少个春过去了。如今的我,长多了些知识,懂多了些道理,但今天,我还是怀着当年一样的激动的心情,跨进了烈士陵园。仿佛我觉得,我还是有篇作文要写,那是我初中未写好的。

烈士陵园,道还是那条阔道,两旁苍松翠柏,依然挺拔;厅还是那个大厅,相片、遗物,井井有条;各式各样的花圈摆放在大厅两旁,不由得让人肃然。厅外有宣誓的团员,厅内许多的'学生们,和当年一样,拿着纸和笔,认真地抄写着墙上的解说词,今天的他们也有一篇豪言壮语式的作文要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太多的改变,仔细观察,改变的只是一年一年,那些穿流不息的学生们的神态和风貌。这些学生和我们那一代相比,他们的神情更加坚定、自信;他们的个性更加鲜明、张扬;他们的生活更加优越、多姿多彩。但是,今天,他们同样用敬仰的目光解读着英雄,英雄们也用永远慈爱的笑脸回敬着他们。我不知不觉来到园中最小的一位烈士像前,虽记不住他的名子,我却能记住这个位置和这张年轻的脸庞。每次来陵园,我都会最先来看这位18岁的小烈士,如果他出生在这个美好的年月,他一定会像其他的年轻孩子一样,去上大学,如今他却长眠于陵园60年。许多和烈士同样年轻的学生们,也都来到这里,他们和我一起,用崇敬的眼光轻轻扫过这张虽年轻,却刚毅中透着善良的笑脸,小心亦亦的样子,唯恐惊醒英雄的睡梦。我想,烈士这一刻是真的会在梦中笑醒,他就是为将来美好的生活去革命、去流血并做了烈士、做了英雄,而这美好的生活,他在这个园中和我们俩代人的身上都看到了,他会得到安慰的。我又来到彭雪松烈士像前,这位表面看略带书生气的大英雄,以其“马革裹尸”的精神,英勇善战,最终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淮北平原,这片深情的黄土地上,也把自己34岁的飒爽英姿,世世代代刻在了人民的心中。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7

白桐花开了,喜阴的田鼠回到了洞中,雨后天空画出了绚烂的彩虹……万物生长此时,绿野晴天皆清洁而明净,所以二十四个兄弟姐妹中的她,有了这个自然贴切,神清气爽的.名字———清明。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流落在黄原的街头,无奈去投奔的诗人贾冰,说起来,也是那年那月里的那个清明认识的;《白蛇传》里,许仙出门扫墓,白娘子人间寻恩,烟雨的西湖因一场雨,一把伞,一次邂逅而有了神话般美丽的姻缘;《桃花扇》里,侯方域与李香君曲径通幽的初见,也是在清明。不能不说,这是个情牵意惹的清明哟,总是惹事生非。因那纷纷细雨的情绪?因那粉粉杏花的诱惑?还有断魂的酒香吗?是的,真的是这样。清明总在有意无意的暗示,那些抛出的信号是谁在操作呢?

我想是我们住在地地下的老祖宗吧。老祖宗在喊你,喊你去陪他们喝杏花村的美酒,于是,我们不敢怠慢长辈,小试春装,轻快而去,踏着开始松软的泥土,奔向田野,丛林和小溪,老祖宗都喜好住在离村庄和城市较远的地方,于是,这一路,不仅看着了沿途的小风景,也许缘遇了人生的大风景。这就是清明,深藏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释放欢乐的赏春气氛,悲喜交集,把心情挂在两个极端,极难演绎。

“清明断雪”,不管之前有没有雪,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看不见雪的影子了。面对垄垄的黄土,新草在老草的掌心开始泛青,长出新一轮的生命来。生与死的更替在这样的.节日里分外普通,寻寻常常,随处可见。人也是终究逃不掉的啊。回头看看,越发觉得生命的苍翠和生动,再朴素的白菜心,都想开出牡丹的花香呵。过年能够使我们年龄增大一圈,而清明的意义,更叫人恐慌,连年龄都过没有了,过的有模有样而又糊里糊涂。

我二岁时,爷爷去世,二十八岁时母亲去世,三十一岁时奶奶去世,她们都先后去了那里,本来站在太阳这边的,现在却躺在了月亮那边过清明,清辉洒满天,与我是更加悲伤了。那是一片茂盛的柏树林,处在一大片田地的中央,隆起的土堆下是一户户祖先的家,没有门牌和标识,含蓄低调。我不知道他们都是谁,从哪个朝代来,在这里住了多久了,一代代的后人,隔着层层的黄土,对话先人,祭奠远走的,属于我们血脉的灵魂。

小时候,常跟着父亲去“上坟”,父亲用铁锨给每家每户隆高坍塌的屋顶,培上新土。然后,拿一个土坷垃压一张黄表纸在屋顶的最高处,像做记号一样,把一家一户都点击了出来,然后,开始拿出食品祭拜,上香,放鞭炮……我想,我亲爱的先人们,即使在家睡大觉,也会被屋顶的动静惊醒,出来看看,今年都有什么好吃好喝好玩的东西。时至今日,我还记得回响在清明天空的鞭炮声,和过年的响声完全不同,那声音暗哑,低沉,余音盘旋……

如今,连父亲也离开了故乡,这些个事情自然都落在了叔叔那里。愿先人们无怪才是,假如有一天在某个地方遇着了,一定会微笑着接受彼此。我们飞的高,走的远,多亏先人们的庇护和他们代代遗传的聪明智慧,我想,我遥远的祭拜也是诚心一片啊,定能回到从前,回到他们身边。

清明常有,我能做些什么呢?唯这些文字能够化成薄薄的一把黄土,一把黄土,一掌希望,奋力一扬,继续漫漫人生路。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四月的暖春,显得有点清冷。记起儿时的清明,爸爸妈妈,爷爷和我去山上给未见过面的奶奶上坟,那山显得崎岖不平爬上去不容易,随手折下粗树枝支撑着前进。终于到了,我们累得直喘气,爸爸和爷爷拿起锋利的镰刀干净利落割去奶奶坟边的野草,妈妈从篮子里拿出奶奶生前爱吃的菜和蜡烛摆在墓碑前,我们一起拜祭三次后,就回家了。

记起少年时的清明,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墓扫墓,当天准备好的白花戴在我胸前,那时天气睛朗,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还有不知名的小花,我随手摘取送给为国争光的烈士。

记起前年的清明,公墓里多了亲人的墓碑,想起痛失亲人的离逝,非常遗憾。跟我最要好的外婆,被病魔夺去她的灵魂,己去遥远有天使的天堂,手捧菊花祭拜她,愿她一生安好!

去年的清明,跟往昔不一样。老天的脸沉闷无声,煞白煞白的,没有一点生气的气氛,淡淡的薄雾氤氲了整个村庄。妈妈和其他大人,把奶奶的骨灰盒拆迁到安置爷爷的公墓区,整个过程让人看了都触目心惊,心跳加快,当然我没去参加!在家里,我依然感觉到阴森森的气氛使我心里发毛,耳边转来女人哭的声音,头上撒下黄色的纸钱,一阵阴风把它们飘散到远方。

今年的清明(3月30日),我、妈妈、大姑和二爹二妈去柯塔公墓拜祭爷爷奶奶,我们走路过去。虽然还有几天是清明,因为到那时人很多,车辆也多。天气晴朗,风也清新,我们往狗山绕过到河塔,我们到的时候发现人也不少,门口有人卖菊花呀,卖纸钱呀等。我跟妈妈说“给爷爷奶奶买几枝菊花”,妈妈答应买了一束黄白的菊花。随后走到上面的台阶,终于到了爷爷奶奶的墓碑区,妈和大姑摆放吃的和酒,完后我们拜祭三次。

二爹二妈去别的地方挖土,他们挖完后,我们各个撮一封黄土散在墓碑周围,这是我们对他们的思念,就算他们不在我们身边,但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完后妈和大姑烧纸钱,我们再拜三次,看那被燃烧的灰烬,被风带到天空,空气中流动难闻的气息。接着我们待一会儿就往大爹大妈的墓碑区走,我们到了后拜祭三次,最后我们收拾下东西回家了。

4月4日的清明,小舅妈叫我去给外公外婆拜祭,扫墓。我妈腰疼不便去,可是她还想跟我们去,我又叫了我侄子去,我们去的地方是山上,而不是公墓,只能轻装出行,我听妈妈说“上周日,我哥他们把外婆的骨灰盒拆迁到外公的坟墓里。”我们把所有的'东西准备好出发,那山上路很难走,旁边都是树和杂草,地面崎岖不平也难走,杂乱的叶子阻碍我的视线,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走上去,回头发现我妈跟了上来,她腰还没好,上山的路又崎岖,免得她掭上新的伤痛,我只好拉得她慢慢走上去,他们扶得我们上去。

终于到了,小舅妈摆好一些东西后叫我们叔侄两个把坟墓旁边的杂草割去,经过一番忙碌终于完成了,而且坟墓也干净了许多,我们却脏兮兮的,接着我们拜祭外公外婆三次,完后我们又去拜祭二舅,拜完后我们下去便摘了许多艾草回家了。

常听老一辈的人说:“清明”的意思,就是“清淡明智”,有时候觉得每到清明时,有的人会感到伤心,失去亲人的感觉很痛苦。病痛让他们受尽折磨,也许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双手合十祈祷他们一生无牵挂,愿下辈子还做他们最亲的人。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19

近几年,媒体上各界人士倡导文明扫墓、网上祭祀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山火发生,我想今年低碳祭扫,纪念外公外婆,过一个别样的清明节。

我的外公外婆十几年前安葬在双泉村青石墩的大山上,二老生前命运坎坷,外婆的女儿是我父亲的前妻,婚后一年病逝,这让他们痛彻心扉。后来父亲再娶,母亲是个孤儿,生育了我们兄妹三人,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童年时光。外公膝下无子,过继了一个侄女招赘了女婿,日子过得很清苦。外公外婆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却分外亲热。

三十多年前,我在外公亲手搭建的茅草屋里饮食起居,在青石板铺就的院子里听故事做游戏,在他们栽种的桃树下品尝鲜桃,在小河沟里洗衣捉虾,在山上捡柴放牛,一切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学龄前的我,在外婆家生活的日子没有贫苦孤单,只有亲情欢乐。在那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别的孩子埋怨父母只能天天提供难以下咽的萝卜饭野菜饭,勤劳质朴的外婆却能让我顿顿吃上香甜的豆子饭红薯饭。生产队分红时,外公还慷慨地给我买了一双绿色塑料凉鞋,我高兴了好多天。我曾一本正经地对外公外婆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享清福,二老的脸上当时笑成一朵花。

可是当我学成毕业踏入社会之初,却被无情的现实碰得灰头土脸,颠沛流离,无法向二老兑现我的诺言。我曾自暴自弃不敢去面对慈爱的老人,死要面子不敢去见亲友关切的目光。我食言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公外婆相继离世,我甚至没有去吊唁亡灵,这是我终生的遗憾。为了生存发展,我四处闯荡,空有一腔豪情去混得平平庸庸,很失败。

而今我年近不惑,少了些冲动和幻想,早已成家并在县城买房定居,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感念先人的时间越来越多。前几年清明,看见青山密林中外公外婆的坟上长满荒草,我挂上一串清明吊,烧几张纸钱,点几挂鞭炮,觉得不足以表达拜谒的心境,还是换种方式好。

我在天堂纪念网注册了双泉祭祀用户,建立双泉青山陵园,开设网上灵堂和墓园。外公外婆一生没有照过相,无法在网页上贴出相片,只有一朵白花象征着逝者音容摆放在那里,那慈祥的面容永远印在我心里。我甚至记不得他们的生辰,这一项只好空着,编辑了姓氏和生平简介后,我已是热泪盈眶。我选择了一处具有诗情画意的墓园,亭台之下桃花飘落,黑色墓碑立在坟冢前,环境优雅又不失华贵。二老终其一生也没住上好房子,就让他们在此天堂福地安息吧。点击免费敬香,点烛,献花,贴挽联,一个庄严肃穆的灵堂就布置好了。再去填写留给逝者的信息,输入验证码,天堂的亲人很快回复:我在天堂过得很好,祝你们平安,健康,幸福。还盖上天堂邮局的.邮戳,虽然我明白这只是电子软件事先拟定好的回复,还是正儿八经地把这当做先人和我的交流。我把点点滴滴的记忆融汇成文字录入纪念逝者的文章里,希望他们在天之灵能感受到我的缅怀和牵挂。

也许这种凭吊方式不如去墓地祭扫能为常人所接受,但阳间亲人在虚拟空间和逝者做一做假想的交流,何尝不是一种新鲜文明的尝试呢?我是爱舞文弄墨的小资,创建的网上陵园墓地既优雅前卫又环保新潮,希望二老能理解我的苦心。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0

是谁在问酒家何处有?又是谁家酒香在杏花深处飘摇?

又逢清明。又是春雨潇潇,杏花纷纷。

第一次目睹亲人离开,是奶奶。她矮小慈祥,又干练严厉。她的手温暖粗糙,皱纹柔软深刻。她的小煤炉里肉骨头炖的又烂又香,她带我舀一小勺米去炸爆米花,那是童年最响最响的声音,那是童年最香最香的米花。可她去时,我并没有特别的伤心。也许是童年与成年之间隔了太长太长的时间,也许是目睹老人面临病痛的折磨太过残忍,也许吧也许,是我的心太小太钝。

奶奶有一个很春天的名字,提醒我她曾像春天的杏花一样的烂漫,也曾在少年的目光中低眉回首。她的经历很坎坷,有很长一段时间,她给人的印象是乖戾、倔强,是多少的时光多少的经历把一颗温润年轻的心变得这般孤独、坚韧?可是在岁月轮回面前,我们都是这样的脆弱和无助,像一个婴孩,无力挽留似水流年,无力把握手中的暖暖余温?奶奶,今天我没去扫墓,可是我好想,你牵着我的手,走进那曲曲弯弯的巷道,米花,好香……。我希望老人家在那边住的地方叫杏花村,因为她爱喝点小酒。看见过奶奶笑、奶奶生气,没看见过奶奶哭,可是,我这个孙女却不自禁泪潸潸了。

去年,爸爸住院。奶奶的儿子也是这样倔强、不服输的人啊,当我帮他擦澡时,他居然是那样的忸怩和害羞,我的.眼泪就悄悄的跑出来。爸爸的病并无大碍,可我知道,当我们的身心在渐渐变得强壮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在渐渐老去。那一天我回家时,没乘电梯,一个人从13层的楼道里慢慢的走下来,泪流满面。

流光容易把人抛。别老别老,亲人别走。可是—怎能?

天各一方,阴阳相隔,共同举杯,即便不能人长久,就让亲情、怀念长长久久……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1

又是清明将至,关于祭奠关于民风的文章飘飘洒洒的到来,读着想着,现在敲打着键盘,写点自己的感受。

祭奠皇帝的大典就要来临了,我想那样的场面不会次于泰山祭孔,先贤圣哲被后人景仰,政府出资摆上宏大的场面以此宏扬民族文化肯定不会有人非议,现在准备祭奠皇帝,目的也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播,这样论证下去的结论是祭奠本无错。/大到祭奠圣人,小到祭奠自家的先人,同样都是一种寄托,如何祭奠那是百姓自家的事情,只要不违反法律和他人的利益,大可不必每年的清明都忙着敲响警钟。

行僧我今年的清明前夕,也到墓地祭奠,这是故乡早春时节难得的一个晴天,我们同样买了鹃花买了纸买了母亲喜欢的点心水果,还带去了父亲写给母亲的祭文。我们走在苍松翠柏丛中,感受的同样是悠远精致的民族文化。

汽车开进九龙源墓地,最先看见的是烈士陵园,长春市著名的苏联英雄纪念碑即将迁入这个山青水秀的园地,满车的人都望着那烈士们的墓碑肃然起敬,手中的花朵和流淌着华夏儿女热血的心灵一同为英烈而跳动。

下车之处,是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在那里我看到了我的母校东北师大校长的墓碑,上面用英语写着"嘿,我在这里。"

沿着石阶走上去,一排排大理石铺造的墓碑林立在面前,清明未到祭奠的人却很多,因为是星期天,不会影响工作。

祭奠的仪式大体相同,扫去冬日的残雪,擦尽墓上的尘土,把旧年的花换上新的.,把供品摆好,点上三柱香,敬三个礼,然后各自到专用的生肖炉前去烧纸,人们嘴里念着常说的话,在祥和的心境中回忆着曾经幸福的过去。

没有人把果品留在墓前,也没有人在炉外焚烧,青山绿水真性情,这就是我们自然的民俗古老的民风,不是排场不是迷信,不是必须禁止的行为。

烧纸的时候总要说上几句话,虽然听上去那些话很是让人头晕,细品味还是很有点内涵。说的最多的是"保佑后人幸福健康顺利",其实这样的话没有错,我们哪个人不是在父母的保佑下来到这人世间的呢?哪个人不是在爹娘的保佑下从踉跄学步的婴儿走到今天呢?这样的保佑当然是永远保存在心中的,是我们要念叨一生的渴盼。

其实扫墓不过是寄托自己的情怀,有时对亲人的让你总想做点什么,可是去世的亲人仿佛不需要我们具体的去做,于是我们就会自然地去想:妈妈喜欢菊花,我买了大捧的菊花放在墓前。妈妈喜欢水果,哥哥嫂子把鲜灵灵的各种水果摆在墓前,想到妈妈喜欢看书读报,弟弟和弟妹说妈妈用这些钱订报纸买杂志,还倒上一杯娃哈哈酸奶,这是妈妈天天喝的饮料。

然后呢?大家按照墓地的要求带走供品,留下一捧撒向苍穹的纸灰和各种花朵,所有这些不过是对亲人的,决无可以指责之处。

我在墓地还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种在母亲身边的那棵松树不知为何竟然枯黄,树的左边是我为高龄的公公婆婆准备的墓地,四位老人在将来的日子里可以继续相伴我们高兴,可是这突然枯死的松树让我们难过。于是我们和工作人员商量,他们表示会立刻换栽,这让我们深感欣慰。心灵的砰动就在一瞬间,是大文化铸就了家庭的小文化,要我说,传统文化的根基,还是应该在每一个家庭之中。

如今个人对死亡的认识尤其是对亡灵安置的认识已经很少有迷信的色彩,清明时节我们祭奠的方式也很多,向那碧水中撒上一捧花瓣,向那宇宙间喷送一杯白酒,向那遥远的地方磕上一个响头,要不就抱着亲人的遗像睡一觉,梦中说说贴心的话,都挺好的,方式就让老百姓自己选吧,这就是文化。

那天,我还看见一个小伙子,盘腿坐在墓碑前,手里举着个酒杯说"爸,儿子回来看你,咱爷俩喝一杯,您暖暖身子,春天来了,您那老寒腿就要好了。"我从他身后悄悄走过,不忍心扰乱他的心,在这样无限的时候,宁静,是人类最美好的风景,就让每个人静下心来,去品味曾经经历的美好和团圆吧。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2

清明时节雨,曾忆旧时人。

又一年花红,又一年柳绿。又一年清明节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不变的是孤坟一座,她再也不会变老。变了的,是新坟起绿草,枯叶叠新芽!

顶着微寒的春风,天气有些阴霾,我不知怀着何种心情,是怎样迈步来到这里?又一次立在她的坟头。

隔着一堆起了新绿的黄土,我知道,我又离她最近了。我也知道,这一生,我永远永远离她最远!

微寒的风凌乱着长发,也凌乱着微苦的心。是谁说过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也许那是他没有经历过一种悲伤,那种悲伤叫永不愈合。

一如我此刻的悲恸,却无泪可流。但是即使我撕心裂肺也好,开怀大笑也罢。我知道我的情绪再也牵不动这座坟茔里这个女人的喜怒悲欢。哪怕我和她有着世上亲密的牵连!

闭上双眼,我压回漫溢的`情绪。同时,又忆起两年前那个梦魇开始的下午,一场毫无征兆的车祸,打碎了我的所有。命运猝不及防的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告诉我什么叫支离破碎,什么叫痛到绝望!

最遗憾,是我连最后一声妈都没来得及喊出,这个最深情也最无情的女人,便只留给我她凝固在嘴角永恒的笑,和浑身的冰冷。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从此我没有软肋,迈步离开,回望一眼那坟头的萋萋芳草,我努力的迎风微笑。

我知道,从两年前那一天开始,即使世上最严酷的风,也再不会吹出我的泪。

我的母亲,回见!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3

女儿说:今年清明怎么不下雨?

我说:不会!清明时节,老天怎会不流泪呢?

果然,一大早,天上飘起的小雨打湿了窗棂。临窗观望,屋外蒙蒙细雨,飘洒不停,这仿佛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泪,在轻轻诉说着亲人的离别与伤悲。窗外的路人,行色匆匆,雨伞下遮挡的是欲焚烧的纸钱吗?车来车往,是去凭吊逝去的亲人吧?

细雨菲菲,晓风微漾;苍天一改明媚,阴沉着灰暗的脸,它也知晓人间的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

苍天悲悯,人世有难以割舍的亲情。我们缅怀先烈、怀念逝去的亲人,追忆先人。年年岁岁,岁岁今朝;苍天落泪,江河乌咽;黑蝶飘舞、柳枝低垂。

转眼间,我敬爱的父亲离开我们一百四十七天了。可是,在我们的心里,父亲没有走。看着父亲慈详的.照片,仿佛他老人家只是做了一次远行,未及归来罢了……父亲以他独特的方式让我们记住他离去的日子,生日便是忌日。父亲,这一切,我们做儿女的又怎会忘记?

清明无雨泪成雨,不尽哀思滚滚来。父亲,我们站立在您的墓碑前,诉说着对您无尽的哀思。我们跪在您的脚下,如同贴着您的心脏,感受着您的心跳;多想再聆听您的教诲,感受您的慈爱。多少个日夜过去了,您的音容仍在我心头驻守。只叹阴阳相隔,唯有梦中相见。

抚摸着略带寒意的碑身,止不住又一阵心伤,离别时的哀伤又溢满心扉。那黑色葬礼上撕裂的伤口还未痊愈,泪水啊,绝不会不因时间而干枯。

黄花满地,春风依旧。我们久久伫立在凄风冽冽的细雨中,不忍离去。黑蝶在头顶盘旋,泪水在碑身间流淌。纸钱飘舞,落叶纷飞,带着我们对您的思念飞向远方。

清明的雨,儿女的泪。父亲,您永远在儿女心中驻守!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4

从没有想过,那四月清明漫天飘洒的雨滴,竟是如此冰凉彻骨,恰如眼眶中滑落的泪水,一点一滴落在那一方方矮矮的坟茔上。

故乡的清明节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几个同姓家族一起做,身在外地的亲属也得赶回来。准备好酒菜和一些食品,以及祭祀用的锡箔纸、纸钱和爆竹,大伙儿一起热热闹闹地去做清明。

这样的热闹,自然少不了我们这些孩子的份。大人们也都不反对,即使祭祖时燃放爆竹和烧锡箔和纸钱时对顽皮的孩子来说很危险。

我不懂清明是用来缅怀、纪念故者的,也不理解清明的真正含义,只知道和许多小伙伴们在一起在坟头追逐打闹时的开心,看着那蓝幽幽的火苗的好奇,在田野里自由奔跑的放松。在上坟之后分给我的黑色汽水和红通通的大苹果的喜悦,以及许多家的孩子围在一起用手握住耳朵,等待着爆竹骤响的激动与兴奋。

近几年,始终被未来的路途困扰,忙里忙外,总是不能顾及所有,就连清明也下意识地忽略了。而在家乡,那些习俗也渐渐被淡忘了。独家独户地做清明,只是简单地烧点纸钱,磕磕头,如果实在不记得那些逝者的坟的准确位置,也就收拾一下回家算了。

人世间,有许多事都被刻意或者无意地忘却了,又何况是一座孤独的坟墓。

清明时节,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厚厚的乌云铺满天际。天公似乎了却这段世事人情,总是在这个时候下个不停,就算前两天阳光普照,到了真要去祭祖的那天,又会灰起脸,撒下几点雨滴来。

许多次的梦里,总是站在亲人的坟前,站在漫天的烟雨里,对着荒草丛生,萧条孤寂的坟茔,独自低头默然。

走上前去,跪下身躯,抬头,那墓碑上篆刻的楷字已被风雨侵蚀,粗劣的痕印条条片片。犹记得,在我刚能记事的时候,家人就带着我来到这座坟前,那时它还是很崭新的正正方方的楷字。

慢慢退回去,细柔的春雨缓缓地从天上洒落下来,伸出手去,一滴冰冷的雨滴落在手心,然后再翻过手掌,让这滴带着手心温度的雨滴滑落,然后慢慢渗入亲人的坟墓,在那佑护它们的泥土里溶解,带去我最深切的问候与怀恋。

而那一阵一阵的微风,也变得凄厉,携着冰凉的雨滴拂过我的脸颊。

大地上被细雨洗礼过的绿草和鲜花显得格外耀眼,浑身碧绿璀璨,发出夺目的光彩。而那远处的树林却笼罩在一片薄薄的雾霭之中,看不清那树顶的飞鸟还是不是昨日受伤的那只。

好多次在心里做出决定,要和父母一起去做清明。但每次都不能成行,而只在对过去的回忆里找点慰藉。总感觉心里有所歉疚,然而,父母一脸淡然,我们能应付,你忙你的。

我的心里更加歉疚。

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有几方矮矮的坟墓,长辈说这是奶奶的父母的坟,等到这里祭拜完了,还得去那片小树林,那里有我爷爷的坟。

而如今,奶奶也住了进去,一个人在人世间活了二十几年,终于可以跟爷爷在另一个世界里团聚,厮守。她在生前总是喜欢跟我说起爷爷的事,在给他上坟的时候口里总是念叨,老头子,多给你烧点钱,你在那边过得好点。现在也轮到我给奶奶烧纸钱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清明的真正含义。于逝者来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和他们在一起的那段岁月;于生者来说,则是好好把握时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可惜。

小时候的.那段时光还时常在眼前浮现。

到处都是祭祖的人,在坟前的空地上,摆上了几样酒菜,随后便点上锡箔和纸钱,窜出几段幽蓝色的火苗。这几道工序都完了之后,就是放爆竹了,噼里啪啦的一阵乱响。爆竹放完之后,再点上一把香,插在坟头,淡淡的白烟在雨中摇摇晃晃。

在烧锡箔和纸钱的过程中,大家都沉默着,低着头静静地注视着那已经有半米高的红色火焰。黄色的锡箔纸和纸钱一点一点化为灰烬,然后又被风掀起,化成漫天飞舞的黑蝴蝶,带着我们最深切的祝福飞往他们所住的天国。

收拾好酒菜,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往树林里走。

小树林里也到处都是祭祖的人群,三五个人,提着一篮子酒菜,和几袋锡箔、纸钱及爆竹,把坟前的荒草清理完,摆上酒菜,点上锡箔,长满爬山虎的青色石碑上摇晃着一段蓝幽幽的影子。

扒开碑前的杂草和上面密密麻麻的爬山虎,立在碑前,把所有的思念都化为对那矮矮坟茔的深深一跪中……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5

转眼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了,为了过好清明就让我们先弄清楚什么叫清明吧!

民俗专家告诉我们清明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序数第五的那十五六个日日夜夜;其二是指节日,每年阳历4月5日左右的特定某一天。在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里面,由节气演化成为节日的唯有这“清明”一个。然而,这个节气或节日为什么称为“清明”呢?解释有二:《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指的明显是物候。另一说法是商纣乱国,周武王伐纣平治天下,遂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表示从此天地清朗明净。这里所指显然是政绩政治了。无论物候,无论政治,清清明明总是一件令人开心的好事情。

大地春回节候清明,自古吸引无数骚客诗人竞相咏唱。唐温庭筠云:“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残芳荏苒双飞蝶,晓睡朦胧百啭莺。”你瞧,雨后初晴,蝶飞莺啼,春景是多么美好!宋黄庭坚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诗里不仅写到了桃李含笑、草木轻柔、蛇虫苏醒,还写到了野田上愁云凄惨的坟冢,这就自然而然暗示了清明节的两大习俗——游春和春祭。

清明郊游踏青由来已久,宋代以后尤其风行。比如宋代诗人吴惟信就有一首《清明即事》描述春游:“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另有诗人范成大、程颢春游诗分别讲:“桃杏满村春假锦,踏歌推舞过清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然而,清明也并非每天都有好天气适宜游春,比如,唐杜牧笔下的“清明”就恰恰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郑板桥也有“暮春”词说“卧听萧萧还淅淅,湿了清明。”又是“湿了”,又是“断魂”,可见清明节下雨是煞风景的。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历史同样十分悠久,有趣的,也是宋后才更加盛行起来。某种意义上说,游春和春祭两者实在是并行不悖、一举两得的事,只是一悲一喜、悲喜交加而已。先辈给我们以生命,理应不忘恩情,该好好祭扫纪念。然而人死不能复生,先人的最大愿望正是儿孙们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所以踏青游乐一点没有不孝和忘本的意思。恰恰是一味悲切才有矫情的嫌疑。这个问题上想得最透彻的诗人我以为当数宋代人高翥,他有首《清明》诗说“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落日狐狸眠场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祭扫本来只是活着的后人悼亡、念本、怀恩的礼仪习俗,祭之前和礼之后的笑乐实在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有一定危险性,可能会对封山育林构成威胁。建议清明扫墓尽量不焚化或少焚化纸钱,更不要燃放爆竹,以免延烧山林造成重大损失,让好事变成了坏事。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6

时光如水,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四月。岸边的杨柳含绿婀娜,泛起丝丝的柔情;樱花绽开微红,勾起了我们心中隐隐的痛。

坐在四月的窗口,静听岁月在浅唱。细数散落在流年里的那些往事,一切都淡泊着温润的情绪。凭栏而望,潮涌又潮跌,起起又浮浮。看不透的命运流转,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那些常绕心头的哀愁,挥散不去,留在心中。只觉怀念悠悠,流水悠悠。

四月是个祭奠的日子,泪眼盈盈。看木棉花开,迎春花落;细雨霏霏,云层低头,小鸟回旋。

触碰着四月的清明,悲哀的泪水洒了一地。在蒙蒙的的烟雨里,我突然看见,远处的父亲正健步走来。他一袭中山装,挺直的脊梁,高高的个子,一张清晰正在微笑的脸。就在这一瞬间,堆积了一地的旧念,随心事也慢慢地展开。

回忆自己的父亲,本是个感情轻易不外露的男人。那时我们家共有六个孩子,在我的上面,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我的母亲没有正式工作,所以全家八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养活。

记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家庭经济负担很重,父亲的脾气就有些不好,有些急躁,我们六个孩子,都很怕自己的父亲。有一天晚上,不知道我犯了什么错误,好像是作业没完成,惹得父亲很是生气。当时父亲正在厨房做事,一急之下就举起菜刀,说是要杀了不听话的我,吓得我直朝妈妈姐姐喊救命。

稍大一些后,人也变得懂事多了。知道惹父亲生气不好讨打,所以也就轻易不去惹父亲生气了。再说了,父亲天天辛苦的工作,也就为挣那区区的几十元钱。

虽说母亲不时也打点零工,可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我们六姊妹花销。一年又一年,父亲的工资不见涨,可我们六个孩子,却是不停地长大,我们也觉得父母太辛苦了,却无以回报。

我的父亲尽管工作繁忙,但在空闲的时候,不忘跑去小河边空地里,种点粮食以补贴家用。父亲不顾辛苦地做这一切,全是为了养育我们,为了我们的生活好点。何况母亲也经常教导我们,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我们背靠的大山,要记得尊敬父亲。我们记住了母亲的话,个个学习也就非常用功。后来呢?父亲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脾气随之也变得温和起来。

上高中那年痛失娘亲,我们姊妹泣不成声,父亲也是悲痛万分。他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我静儿这么小,没了妈妈以后怎么办?”看到父亲泪流成河,我们也是痛心疾首。

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日子,父亲的对我的目光总是很柔和,说话也是低声轻语。他生活上处处关心我,照顾我。生怕我受什么委屈。看到我们院里的几个女孩,被他们的父亲追得满院乱打,我就很庆幸自己的父亲脾气会这么好。再听院里的女孩埋怨他们的父亲,你看人家大伯从不打静姐,你怎么老是打我?我就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好父亲而自豪骄傲。

参加工作两年后,我生了一场大病。那时的父亲已经六十出头。看到我被病痛折磨,父亲比我更难受,更痛苦。忘不了最难受的一次,就是当时我的气喘上不来,我痛苦万分。父亲他就把我紧紧抱在怀里,不停地帮我轻轻揉搓后背。长大后第一次,被父亲这么温柔地抱着,我感觉父亲的怀抱是那么温暖,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如果说母爱是大海,那么父爱就是涓涓细流,同样也会让人感觉很温馨。我好爱自己的.父亲,我知道父亲也同样爱着我,他只是以前轻易不将自己的爱和感情,表现出来罢了。

永远忘不了的八七年的三月,天气异常寒冷,冷得人痛彻心扉。父亲就在三月的一个深夜悄然离世,我们肝肠寸断,我们心如刀绞,我们跪倒在父亲身边泪如泉涌。

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许多年。可每每想起父亲,想起他温暖的怀抱,我的心里就隐隐作痛,我就会泪如雨下。父亲啊,你可知道,你的小女儿有多么地想您,爱您吗?我忘不了您的恩情,忘不了您给予我的爱,您也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又见四月,又见清明,这里有我们解不开的感情,舍不得的亲情,割不断的血情。细细的雨丝,轻轻掠过额前,像是父亲爱的抚摸;一声声鸟啼,仿佛诉说着离别,也惊醒了我沉思的梦境。

啊!四月,啊!清明,一个难忘的季节,一个不忍触碰的日子。漫漫人生路,娓娓人间情。四月,情深深,意切切,难忘怀。四月,有些情,刻骨又铭心,有些人,一去却随风……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7

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抬起头,只见窗外白茫茫一片,无数的虚线中偶尔闪过一两个身影,渐渐消失在阵阵哀伤中。

一到清明天公便开始哭泣,望着窗外的情景,想起了那忧伤。

雨中!墓前!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哭泣——纤儿的外婆。多美的灵魂啊!却只能被封闭在这小小的坟墓之中!

一个十六岁的灵魂啊!就这样与我们永别了!

纤儿!母亲没事的,母亲说过我拥有许多小熊,就拥有许多幸福。她努力安慰着自己那脆弱的心灵,看着病床上母亲苍白无光的面容,心中顿时又没了底,心中思绪万千,想象着一千个,一万个念头。

进入手术室前的母亲,嘴角上依然挂着一丝慈祥的微笑,那双无神的双眼透露出无限的牵挂,远远的看着迷人的微笑消失在尽头。

异常安静,一条走廊,充满了刺鼻的'毒药水。亲人是一切真情,都会被埋没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所有的天使都甘愿被折断翅膀,纤儿也一样,不愿被折去唯一的一只翅膀。

闭上眼睛默默祈祷,但上帝能听到她的心声吗?当那扇通向天堂的门打开时,母亲会进去吗?她好困,渐渐闭上了长长的睫毛。

看见那依旧美的微笑,在前方若隐若现,心中的迷惑,母亲!母亲!真的是你吗?我一直这样唤着可不管我怎么叫,她都不再理而是离我越来越遥远了。

突然,感到眼前一片光明,睁开眼,原来是个梦。医院里依然是浸着药水的味道,眼前外婆疲惫,红肿的眼角里闪着点点泪花,这便使我有预感,我是不是进了病房。一刹间,时间仿佛停止了转动,空气早已凝固,母亲。妈,此刻什么也无法阻挡我的泪。

你真的困了吗?你不是说我会拥抱幸福吗?我有好多好多的小熊啊!可她再也听不见了。

母亲离开后,可怜的天使,不幸的命运夺取了生命的一只翅膀,纤儿不由的走到电话机前,下意识的拨下那个早已流封的号码———父亲

自从爸爸抛下她,离开母亲后,对父亲留下的只有埋怨和恨意,此刻,她又有些后悔了,寂寞之中上天似乎明白了纤儿的心,电话嘟嘟声回荡在耳边。

怀着忧伤的心情回那幽幽的山林中,下乡里去,大口大口的呼吸这新鲜的空气。

下乡不久便是清明,穿着一袭黑衣来到母亲的墓前。不知何时空中下起了牛毛细雨。雨中!一直的沉默,小雨珠洒在脸上凉凉的,在那片隐隐的云雾中,一张熟悉的脸容,微笑着,带着无限的牵挂。

清明过后,天气很好,出现了彩虹。

弹指间,十六岁了,生日的那天晚上,外婆送了一个棕色的小熊给我,把它抱在怀里可以感受到温暖,就像拥抱着幸福,母亲说过:拥抱小熊,就是拥抱幸福。

漆黑的夜里,点上十六根蜡烛,闪硕着十六个小光点,看上去,真美!闭上眼睛许下愿望,却舍不得吹灭那照明四周的小小蜡烛,突然感到好困,好累,好累。我想我抱在怀里的幸福——小熊掉在地上的那一秒,天边悄然划下了一道奇异的光!

又有个生命去了那个星星上吗?

可谁也不知道她在人生的最后一个愿望是什么?就这样让它和一个美丽的灵魂一起涌入地下吧!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8

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浸透在脚下每一寸土地里,镌刻在节气的风云雨雪阴晴华表上。二十四节气,清明最难忘。

清明雨,似离人泪,泪洒江天。这雨,专为奠祭勤劳一生的老先人而来。这雨,从中国历史纪元夏商周起步,穿越数千年历史隧道,经历说不尽的历史变迁,就一直下到今天,下得历史长河也水涨浪掀,牛马不见。

一向干旱的土地、平常无形的种子,经清明雨水滋润,颇像男女结合就会生出孩子一般生命神奇。妙趣横生的土壤里,潜伏着勃勃生机。这生机,便跃跃欲试,不时探出不寻常的脑袋,带来生命的另一缕强光。

傍晚,丝丝春雨中,撑一把雨伞,信情散步,强烈的路灯光下,忽有发现:小街两旁,一向干渴难耐的桂花树,欣逢上苍这般承露恩泽,竟一下子丰满起来,恨不得将那绰绰恩赐的玉液琼浆,痛饮至一醉方休。似乎瞬间时光,那桂树梢头,竟如三维动漫一般,神奇万状,徐徐冒出青葱般新芽儿。仰望那嫩闪闪的四季桂花新芽,心境早已坠落于桂花的淡淡清香氛围中。新芽儿在风里,在雨里,在翘望中尽情散发着芬芳。想那月宫中桂花,莫非也如此这般神采奕奕?

业已身怀喜孕的毛杏、桃子、樱桃之属,率先承恩邀宠。就那么在雨水中沐浴渴饮,欲将一生的情爱交给清明雨,任清明雨热情拥抱,任清明雨轻轻抚摸,与清明雨一起承欢于爱河里。

野草一衰一荣,又是一季新声音,迎来又一个清明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纵横阡陌、崎岖蜿蜒山路上,留下一串串清新脚印,犹如猩红印泥一般夺目,记录着祭扫的日子,刻录着流年的又一个清明,记述着一场清明雨的温情话题。

两千年前,祭祖的清明节,自己的祖先是何等模样?二百年前,清明节祭扫的人们与自己又是怎样的关系?好奇的后人,只能发挥无穷的想像力去揣测;从留下的诗歌词赋中去旁征博引,从口口相传的方言俚语里去追溯,去领悟那曾经的清新雨丝简约之美。

悠悠遐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因有了劳作的无比美好,才有了劳动创造的丰硕成果;才有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无比潜力;才有了为五谷丰登、而纵情放歌的洋洋诗歌清音,才有了清明节的代代弘扬;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造精神,没有革新鼎故的勇气与毅力,必然缺少强势后劲,最终会被时代淘汰。

一场清明雨,预示着春季行将落下帷幕,夏天,在向新的生活频频招手。可不是么,再过半月时光,谷雨后,二十四节气又会开启夏季新征程。四季轮回,日月复始,生命永恒。人世间一切美好,在四季风云雨雪阴晴的链条上,轮番滚动播放。

耳际响彻滴滴嗒嗒的春雨声。与清明雨幽会,与清明雨释然交谈,也就多出一份幸福与从容。走出唐诗宋诗元曲明清小说的清明日子,依然感受到清明雨丝的烂漫真情,若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不用为赋新词强说愁,依然能领略到清明的别样节气雄风。

也许,清明本就是远古传说中瑞兽化身?他勃起,他兴奋,才会在喧嚣声中又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大地上才有了绿的从容,青的耀眼,闪光灯下、充满勃勃生机的生命!清明雨的雄性本能,让大地受孕,让生命快活,让大地获得新生的最需要物质—雄性刺激素。

清明雨在吝啬的下着,毕竟春雨贵如油;春天频道,正在急速转台;不用甚久等待,看到的仍将是季节滚动播放器上的清晰字幕。招手谢幕的自然是那清明雨里所隐含的一往深情。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 篇29

估计其他地方的人听到河南人在四月份还穿大棉袄的时候会骂一句——陕西人叫瓜皮,山东人说朝巴,但大概都是傻子的意思。但河南的清明真是的冷,有一种快要集中供暖的错觉。

林开坐在外观如同一条黄色大毛虫的291路公交车上。颗粒粗糙的板凳塑料和充满孔洞的土蓝色窗帘都让他有一种晕车的错觉。汽油味里有一种让人鼻子发痒的叫不出名字的化学物质——也无非就是什么醇烯酯烷。很小的雨打在玻璃窗上向后划出一条断断续续的痕迹。

清明的时候是该扫墓的吧,林开想。很小的时候去给大自己好几辈的祖宗扫墓的时候是不知道哭的,听着人呜呜咽咽的哭声觉得奇怪。像物理学里的事件光锥一样,如果某两个人根本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共同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无论如何都会感觉迷惑和失真吧。

旁边有两个男人用很讽刺的语气谈政治,路边有人在烧纸。点火的气味随着车门的'开合卷进来。暖和的气味有一点呛。可能回忆一个人光用老照片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温度,才会选择这样一个无比原始的方法。等离子体的火焰给人一种虚幻的真实。火堆上方的空气被加热过了,通过那里看到的世界是微微晃动着的,像是随着水波颤动的倒影。

世界是真实的吗?林开想,眼睛聚焦在车窗的雨痕上。有时候他还是会相信心外无物的说法,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说法听起来不错。但他不敢苟同叔本华的想法,倘若世界仅仅就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集合,那人活着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嘁,又是这个问题。这早都被很多很多哲学家和普通人思考过很多遍了——也许在思考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活出个价值有什么用呢?最后不还得被埋进坟堆里头。也许所谓人生价值的判定就是你会被埋进多少钱的地皮里头,有什么样的人给你扫墓,云云。一具尸体或者一坨骨灰又怎么会说什么我这辈子不后悔,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最崇高的事业——为共产主义建设而奋斗?那个灵魂21g的说法听起来实在太假,假得神秘又无聊。

清明节还是应该要去踏青的,看看刚长出来的树叶和草心情会很好。清明大概是中国节日里最有哲学意味的节日了。冷雨像是连接了天与地,墓草像是连接了生与死。踏青的人踩过的草,和长在某某某人坟头的草,是不是同一种?

车门开了,冷风夹着冷雨搅进车厢。林开打了一个哆嗦,猛一回头,后面的座位空空荡荡,公车早已开过了站。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