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实习个人总结

来源:文书网 1.19W

7月2日来到南方都市报佛山站,开始了我的实习之旅,回首整个实习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会了真正的采访,虽然之前在学校也因为一些专业课的原因进行过采访,但这些毕竟是在小范围内进行,而且大多数在校内进行,针对特定的课题采访,而这一次实习,却是真正意义上采访,新闻学习由纸上谈兵到了真正的社会实践,我也由原来的什么都不会到懂得了如何发现新闻点,如何去采访,如何去和不同的人谈话。

南都实习个人总结

由于我跟的老师是负责银行和医疗的,相比于其他突发和社区的来说比较专业,经常去听一些会议或者采访都需要有基础的知识,所以准备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就会措手不及。因此每次采访前都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搜索,了解情况,我也因此积累了一些有关银行和医疗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比较实用,对我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一定的用处。

电话采访

虽说电话采访比面对面采访简单得多,但由于之前我从来没有过电话采访的经验,所以还是很紧张。还记得第一次进行电话采访,是要向各大银行咨询首套房贷款利率的优惠问题,而我对此几乎一无所知,加上要以顾客的身份询问,所以要了解相关情况,否则别人问你一些问题都答不上,就会穿帮,问不到信息,就完成不了任务。

于是我首次要做的是在各大银行门户网站找到相关首套房贷款利率的优惠信息,了解各银行的具体情况,做好事前准备,再一一致电核实。可是银行采访确实是不容易,网上查的号码很多不是空号就是没人接,最后还是要打客服电话一个一个地去询问分行的电话,有些分行电话是空号或者要转机好几次才找到了解情况的专业人士,加上虽说关键点在于首套房贷款利率的打折问题,但也要注意细节,了解相关详情。比如说这个打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享受这个打折优惠等。

但由于这是第一次电话采访,忙了大半天,才完成老师任务的三分之一,效果很不好。加上我问问题就像背书一样僵硬,所以客服经理就随便应付我,以一句“具体情况要到柜台质询才知道”来打发我,无奈之下,我只有去问老师,老师当即指出我的不专业,不出几句话就被人拆穿,别人还怎么肯搭理你呢。

事后我吸取教训,再次打电话过去时语气放松了,装作自己确实是一位想要购买首套房的顾客,要了解利率优惠,我还根据不同银行说说他们的情况,闲聊着询问信息,不确定的地方还询问了具体分行的电话再详细咨询,终于问到了信息。

这第一次的电话采访进行了好几个小时,让我真正深深体会到电话采访的压力。不过也让我学会了做事情前要做好准备,预先在各家银行门户网站查询好信息在电话核实,准备充足才去采访,而不是直接打电话,这样可以事半功倍。还要学会怎样去以顾客的身份询问信息。

采访完毕并不意味着结束,各家银行的电话都要保存好,方便日后的使用和相关情况的核实。果然后来我还进行过好几次银行采访,第一次采访获得的联系方式让我很快找到相关人员问到了我要的信息。

市场调查

除了电话采访之外,我做得最多的可以说是市场的实地调查了。市场调查,就是针对某个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实地采访,了解变化。实习期间,我走访过各大超市、药店、银行、菜市场,进行过多次调查采访,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会让人生疑,但是通过多次实践,我也学会了如何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聊天、获取信息。

市场调查,要的是技巧,要学会如何套别人的话,获得信息,这一点我学了很久才有所领会。其中最难的是去菜市场,菜市场的阿姨语气尖锐,通常知道你不是买东西就不肯配合,闭口不言了,有时候还会恶语攻击,还试过被人说是质量监督局的人来暗访,当时很是尴尬,也使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很怕做市场采访。

但后来逐渐在挫败中学会了技巧,穿帮只因不熟练,没有经验。经过多次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慢慢懂得了如何与人交流。现在我和那些大婶大妈说话都比较自在了,不再那么害怕,不像刚开始那样像偷东西那样。

说实话,和那些阿姨打交道可不是容易的,通常问了好几个都没有人理你,也是,别人做生意的,只想着赚钱,其余的一概不想理,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去菜市场采访并不能直接说是媒体采访,而是要采取迂回政策,假装是买菜的,通过闲聊来获取信息。

于是再次去菜市场的时候,我便转换了策略,找了一个看上去比较和蔼,话较多的阿姨,走到她面前,说要买肉。我在挑肉的同时趁机问了她好些问题,比如猪肉该怎么挑,最近肉价为什么又贵了,铺租有没有贵等,详细了解了最近的猪肉状况。

虽然只是去菜市场了解猪肉的价格变化等问题,但是有些关键的细节还是要自己去捕捉,否则就错过了细节,最后还是要再跑一次。有一次我去菜市场做一个猪肉冷链配送的运行状况,就因为少问了冰箱的温度,第二天就要再去一次核实情况。所以下次再采访的时候,老师就叫我在每一次市场采访完毕之后,先不要急着回报社,而是先打电话向她汇报情况,看有没有要补充核实的。如果信息齐全了再回来,否则又要再走一趟了。

市场的现场勘查,并不是简单知道商品销售如何就完毕的了,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首先要看商品情况,二、要看市民的反应,三、看现场。遵循程序将整个情况了解清楚了才算是完成了市场调查。

做这种市场调查通常要去还几次点采访,有时候有些地方了解不到情况就要多去几个地方。

采访回来整理了调查情况,不过只是给老师写稿提供背景信息而已,要写全稿还是要靠老师。起初会觉得挺委屈的,感觉有点像替别人跑腿一样,自己辛辛苦苦跑那么多地方获得的信息只是新闻的一部分。后来想明白了,凡事都是从小做起,虽然这些跑点是很小的一件事,但也是最基础的`,连市场调查都做不好还怎么能做好其他的采访呢?就因为这样的小事少有人肯去做,我们的工作就显得更有必要了。

再者,新闻并不能够靠道听途说就行的了,台风来了,菜价究竟有没有变化,市民反响如何,这些都需要记者亲自去现场了解状况,去和不去现场写出来的稿件是完全不一样的。去了现场了解状况,就能够对具体情况有深刻的了解,体会。写出来的稿件才更深刻,接近现实。

市场调查还要懂得变通,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虚构身份,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记得有一次我去某社区了解游泳池的安全设备情况,来到现场,在游泳池走了一圈,之后,我便装作是小区的一员,通过和身边的那些阿姨闲聊问到了一些游泳池的情况。

做好市场调查,还需要对相关专业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有一次要去各大银行亲自询问不同证券公司的最低佣金比率。这对于炒股一窍不通当我又是一个挑战,为了能够成功问到答案,我事前查了很多资料,了解什么是佣金比率,最近的股市行情,希望能够在询问的时候顺便闲聊一下,问到更多的信息。

发现新闻点

还记得我第一次自己去市政府采访,又没有老师在场,很认真听完了整个会议才回来。但由于我认为会议所说的和新闻发言稿上的没有太大差别,所以并没有做太多的会议记录。等我辛辛苦苦听完会议回来,老师一句“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就将稿件毙了,这让我意识到发掘新闻点的重要性。即使是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也要在会议的过程中仔细地听,从中发现新闻点,找准角度写稿,这样才能不浪费资源。

虽然一般的会议都会有新闻发言稿,但是一名专业的记者不能够过分依赖新闻发言稿,要自己观察细节,提取重点。之前因为不懂这些,去听会议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没有记录什么,以为有了新闻发言稿就够了,结果没有认真听会议,省去了很多细节。回来老师指责我的不负责任,如果一味依靠新闻发言稿,那写出来的东西就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亮点,读者又怎么会看呢?再者如果有了新闻发言稿就不需要记录提问,那么又何必要在那里做好几个小时,倒不如每个人拿一份新闻发言稿回来写稿就行了。这样每个媒体写出来的新闻不就是一样了吗?

从那次之后,我每一次去听会议都认认真真做好本分,做好笔录。为了不错过任何有用的细节,我还会录音回来再细听。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懂得如何去捕捉新闻点,后来老师就说,如果作为一名读者,你想会要知道什么呢?才知道新闻点并没有那么难找,只要你常问问自己,如果你是读者,你想要看这样的新闻吗?你会想要知道什么。那么新闻点就不难找到了。

不过稿件里最难写的还是政府通告,虽说政府通告只要转换成新闻稿,传达信息而已,但如何提取有用信息却不容易。有一次老师分配我写一个新闻,是关于某镇的职业培训。因为是政府通告,我没有写过,结果写稿时采用了大量通告的句子,几乎都是复述通告的话语,都不成新闻的稿件了。

后来老师认真教导我说,写政府通告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了解大概内容后,再根据读者需要提取相关重要信息写稿,其实新闻点就是读者的需求,设想你是读者,你会关心哪些事情,哪些信息对你是有用的,再重点提取出来写成新闻稿,否则全文摘抄就只是机械的传声筒,没有了新闻点。

不过写好政府通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通过多次训练才能培养出来的能力。

留下联系方式

有一次我和几个实习生去采访几个来中国做志愿服务的外国学生,当时我就害怕了,因为英语烂,害怕到时候听不懂。原来那些外国学生早已经接受过很多媒体的采访了,所以对我们的采访很是厌烦。所以我们只能有十几分钟的采访时间,能够问到的信息有限。后来回来写稿才发现,因为当时匆忙,竟然不知道要向被访者拿联系方式,导致有些情况也不能进一步核实。

事后我很是后悔,并切记这次教训。到我再次奉命采访一个被勒索的淘宝店家时,我便在电话采访的过程中主动问他要了QQ号码。在QQ采访过程中,他还主动向我提供了不少文件信息,为我对事件的了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QQ采访的过程中,由于我的不熟练,采访也手忙脚乱的,很快被对方看出来了,不过还好对方很是耐心,回答了我不少问题,让我顺利完成了采访。

因为有了QQ联系,我很快能够联系他,多次向他核实信息,他都很乐意接受采访,后来写出来的稿件也被采纳了,老师还说我写得不错,当时确实很开心。

留下联系方式除了为了能够事后确认一些信息之外,还能够保存下来,方便日后再次的联系,这也是记者扩展人脉的方式。其中交换名片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每一次跟着老师去采访,我都发现她会和其他媒体和采访人员交换名片,这样可以认识更多的人,为日后的采访拓展关系。

要主动应变

有一次老师叫我去采访广东商学院暑假留校问题,由于老师给我的联系人一直没有联系上,采访没法进行。但是我并没有就此结束,为了能够了解详情,我便上网去相关论坛、微博收集信息,我还特意联系了一些在广东商学院读书的朋友,采访他们。了解实情。

最后,即使我没有采访到老师给我的联系人,我也通过自己的力量,将整个事件弄明白了,也采访到一些知情人士。这令我明白,采访要懂得随机应变,灵活变通。老师给的联系人找不到并不能意味着采访没法进行,而要自己想办法将任务完成。

还有一次我自己一个人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由于情况紧急,没有时间上网慢慢了解情况,老师叫我到了医院再买报纸了解情况。但我自己充分利用了在搭车的空隙,自己用手机上网查资料,了解具体情况,使我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不至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会议上我还生怕错过了重点,还主动录了音。在吃饭的时候我主动和医院宣传部的人一起,聊天,了解更多的情况,最后还拿到了名片。

听录音

在实习过程中除了采访,我还帮老师听过不少录音,有短的也有长的,短的不过几分钟,长的也有一个多小时的。听录音确实是一件很琐碎但是又很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去采访,由于被访者当时说的信息量太多或者说的太快,记者无法迅速记下来,就必须依靠事后的听录音完善信息。

有一次在采访完交通局后,回来听录音,录音足足有三个多小时,于是我便和另外两个实习生分工合作,每个人听一个小时。事后,我的指导老师说其中一个实习生听录音的认真,她不仅将整个录音听完,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还将不确定的部分标出来打上时间点,做得十分认真。当时我就觉得很惭愧,才明白,就算是简简单单的听录音原来也要认认真真地去做好,不要埋怨不要厌烦。

之前总觉得要出去采访写稿才是记者要做的事情,才有成就感。但是通过听录音我才知道,原来记者要做的事情不止采访写稿,听录音也是记者常做的基础的事情。

听录音确实是挺费力又繁琐的事,即使只是短短几分钟的录音,将信息听完整也要花上半个多小时,那些长达一个多小时录音就更要花上整整一个下午。但是越是琐碎的事情就越是能够考验一个人。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又如何能够成就大事呢。

所以实习中,除了采访写稿,听录音也是每个实习生要经历的事情。通过听录音考验实习生的耐心,也是一种重要的锻炼。

不过采访也不能够完全依赖录音,录音只是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作为辅助功能,避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漏掉重要信息。采访过程中,记者还是要学会速记,一边迅速记录,一边从被访者的回答里提出问题或质疑。如果记者只问不记录,就无法及时从被访者的回答中发现问题,进一步深入了解。

总结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我还是收获不少,知道如何去做市场调查,电话采访,听录音等,不过也有过不愉快的时候,就是不是所有的采访都能够最终登报。 但是登报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了真正的采访写作,真实进行现场采访,并随机应变;也学会如何跟不同的人交流和交谈,从市民中获取有效信息;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耐心和毅力,知道如何将小事做好,才能成就大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