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学书苑

来源:文书网 1.85W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诗经国学书苑,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诗经国学书苑

  《诗经》内容提要

《诗经》是商周时代的诗歌选集,收入春秋中叶以前的作品三百零五篇。《诗经》中的作品是在歌唱中创作的,并在歌唱中流传。它们与音乐相伴生。因此,古人在搜集、整理时,还保留它的音乐性特点,将这三百零五篇作品按着不同的音乐划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为十五个不同地域的歌诗;“雅”为朝廷的乐歌,又分为《大雅》、《小雅》; “颂”为祭祀祖先和自然神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这些作品生动表现了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个性与思想感情,他们的欢乐与苦恼,他们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矛盾与冲突,他们对人生与社会理想的追求。这些作品在表现周人感情的丰富性方面,在展现周人个性的历史性内涵方面,在表现当时人们对生活、对人生的审美感受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取得了极其可贵的成就,是古人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同时,也确立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民族传统。从它产生以后,历代诗人、文学家乃至普通大众,无不直接、间接地受到它的哺育和影响。这是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值得引以为荣的文学艺术精品。

这些诗在先秦时统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曾对其进行整理,用以教授弟子,儒家后学尊之为“经”,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汉代传授《诗经》分为不同的学派,只有毛诗学派的`解说流传至今,其注本主要有孔颖达《毛诗正义》、朱熹《诗集传》、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及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等。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诗经》成书过程

名称由来

《诗经》约成书于 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 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 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 汉武帝以《 诗》《 书》《 礼》《 易》《 春秋》为 五经的缘故。

产生年代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 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 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 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 陕西、 甘肃、 山西、 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 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关于《 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 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周公、成王之世诗。 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但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

《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 鲁颂》和《 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创作者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 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 [8]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 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 清华简)中的《 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

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 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 生民》、《公刘》、《 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 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诗有目无诗)。 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 孔门十哲”、 七十二贤之一的 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其传诗。

汉初,说诗的有鲁人 申培公,齐人 辕固生和燕人 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今只剩外传10卷。现今流传的诗经,是 毛公所传的 毛诗。

  《诗经》本书目录

国风·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芣苡 汉广 兔罝 汝坟 麟之趾

国风·召南

鹊巢 采蘩 草虫 采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雷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麕 何彼襛矣 驺虞

国风·邶风

柏舟 绿衣 燕燕 日月 终风 击鼓 凯风 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式微

旄丘 简兮 泉水 北门 北风 静女 新台 二子乘舟

国风·鄘风

柏舟 墙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鹑之奔奔 定之方中 蝃蝀 相鼠 干旄 载驰

国风·卫风

淇奥 考槃 硕人 氓 竹竿 芄兰 河广 伯兮 有狐 木瓜

国风·王风

黍离 君子于役 君子阳阳 扬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葛藟 采葛 大车 丘中有麻

国风·郑风

缁衣 将仲子 叔于田 大叔于田 清人 羔裘 遵大路 女曰鸡鸣 有女同车 山有扶苏

萚兮 狡童 褰裳 丰 东门之墠 风雨 子衿 扬之水 出其东门 野有蔓草 溱洧

国风·齐风

鸡鸣 还 著 东方之日 东方未明 南山 甫田 卢令 敝笱 载驱 猗嗟

国风·魏风

葛屦 汾沮洳 园有桃 陟岵 十亩之间 伐檀 硕鼠

国风·唐风

蟋蟀 山有枢 扬之水 椒聊 绸缪 杕杜 羔裘 鸨羽 无衣 有杕之杜 葛生 采苓

国风·秦风

车邻 驷驖 小戎 蒹葭 终南 黄鸟 晨风 无衣 渭阳 权舆

国风·陈风

宛丘 东门之枌 衡门 东门之池 东门之杨 墓门 防有鹊巢 月出 株林 泽陂

国风·桧风

羔裘 素冠 隰有苌楚 匪风

国风·曹风

蜉蝣 候人 鸤鸠 下泉

国风·豳风

七月 鸱鸮 东山 破斧 伐柯 九罭 狼跋

小雅·鹿鸣之什

鹿鸣 四牡 皇皇者华 常棣 伐木 天保 采薇 出车 杕杜 鱼丽

南陔(今佚) 白华(今佚) 华黍(今佚)

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 南山有台 由庚(今佚) 崇丘(今佚) 由仪(今佚) 蓼萧

湛露 彤弓 菁菁者莪 六月 采芑 车攻 吉日

小雅·鸿雁之什

鸿雁 庭燎 沔水 鹤鸣 祈父 白驹 黄鸟 我行其野 斯干 无羊

小雅·节南山之什

节南山 正月 十月之交 雨无正 小旻 小宛 小弁 巧言 何人斯 巷伯

小雅·谷风之什

谷风 蓼莪 大东 四月 北山 无将大车 小明 鼓钟 楚茨 信南山

小雅·甫田之什

甫田 大田 瞻彼洛矣 裳裳者华 桑扈 鸳鸯 頍弁 车舝 青蝇 宾之初筵

小雅·鱼藻之什

鱼藻 采菽 角弓 菀柳 都人士 采绿 黍苗 隰桑 白华 绵蛮 瓠叶

渐渐之石 苕之华 何草不黄

大雅·文王之什

文王 大明 绵 棫朴 旱麓 思齐 皇矣 灵台 下武 文王有声

大雅·生民之什

生民 行苇 既醉 凫鹥 假乐 公刘 泂酌 卷阿 民劳 板

大雅·荡之什

荡 抑 桑柔 云汉 崧高 烝民 韩奕 江汉 常武 瞻卬 召旻

周颂·清庙之什

清庙 维天之命 维清 烈文 天作 昊天有成命 我将 时迈 执竞 思文

周颂·臣工之什

臣工 噫嘻 振鹭 丰年 有瞽 潜 雝 载见 有客 武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闵予小子 访落 敬之 小毖 载芟 良耜 丝衣 酌 桓 赉 般

鲁颂·駉之什

駉 有駜 泮水 閟宫

商颂

那 烈祖 玄鸟 长发 殷武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