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是哪个朝代

来源:文书网 1.07W

导语:愚公,是神话传说的人物,“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愚公是哪个朝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愚公是哪个朝代

愚公是哪个朝代

古时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于门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就立志铲平这两座山。家人、邻里都来相助。他们终日劈山运土,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间,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讥笑愚公“愚蠢”。愚公对智叟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就派夸、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这个传说包含着“有志者事竟成”、人定胜天的思想。古今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都曾经运用这个传说。毛泽东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愚公村

平田修地,在农村算不了新鲜事。一个村坚持常年修山不停,造地不止,却不多见。陇县城关镇黄家崖村四年时间修地2100亩,使全村近三分之一的“鸡窝田”、“皮带田”变成了水平梯田,成为该县农田基本建设“样板村”。黄家崖村干部群众用他们的坚毅和执着诠释了当代“愚公”精神。

黄家崖村位于县城北部浅山区,全村9个村民小组,335户1287人,7700亩耕地分布在水银河两岸的梁峁上,水土难留,耕作不便。说起修梯田的初衷,该村支书张双录介绍说,村上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但农业基础条件差,90%的耕地都是坡地,广种薄收,产量不高,亩产只有二、三百斤。2004年正赶上县上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整修梯田300多亩,村民抢着种,为此还闹了不少意见。在此情况下,村班子商量后决定把修梯田的事接着干下去,就这样一直干到今天。2005年村上集资4万元,购买了一台推土机,专门用来修地。同时购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拉油送水,解决修地的后勤保障。从此,这台推土机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四季轰鸣在黄家崖的梁梁峁峁上。他们采用人机结合的办法,机械推土,人工整平,大大提高了修地的进度和质量。水利部门得知情况后,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派来技术人员规划放线,指导施工,先后安排项目资金10多万元,更加坚定了他们平田修地的信心。

几年来,黄家崖人不怨不等,自力图强,平均每年新修改造梯田500多亩,累计移动土石方37.8万立方米,义务投劳1.26万个。有付出就有回报,如今该村人均拥有梯田1.63亩,每年可增产粮食31万公斤,实现了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今年,村民张喜全在新修的地里种了四亩小麦,亩产超过了600斤,张喜全高兴地说:“今年的收成翻了一番,多亏了把地修平!”他们还在新修地坎上栽植优质核桃1300亩,成林后又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如今走进黄家崖,看山山青,看地地平。谈到未来的打算,朴实的张支书告诉我们,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修地的事一直要干下去,只要对群众有利的事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梦圆

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在王屋山,王屋山上有王屋乡,王屋乡里有愚公村,而愚公村便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

出济源市区,西行35公里便是王屋乡。

沿济邵(邵原镇为济源市最西的一个镇)公路西行,王屋山的俊秀挺拔与山势陡峭尽入眼中,不由得感慨王屋乡之偏远及王屋乡人出行的诸多不便,由此更明白老愚公在年且九十之际,扣石垦壤,要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愿望之迫切。

眼前的济邵公路,双向两车道,虽随山势变化而曲折弯转,但路面十分平坦。一路西行,公路两边的`防护林连绵不断,风景秀丽。

同行的赵公文不断感慨,感叹这条道路的贯通给愚公后人带来的巨大变化。

赵公文是济源市记者协会秘书长,老家在济源市西的邵原镇,距市区55公里,他对济邵公路开通前后山区的变化感受最深:“我1986年离开邵原镇,在这之前,从邵原镇到市区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我父亲那时候是村支书,每次到县里开会都要在山上走100多里。村民养些猪、羊也卖不出去,贫穷落后是自然的。”

1987年,济邵公路修成。1997年、2000年,济邵公路两次大修,扩整路面,济源西部的几个乡镇彻底告别了交通闭塞的落后状况。

40分钟后,汽车停靠在王屋乡愚公村村口。正对村口的是愚公移山纪念广场,广场高高的平台上立着巨大的愚公移山群雕,老愚公左手叉腰,右肩荷锄,正对着愚公村村口蜿蜒而来的柏油公路。

相隔两千年后,愚公出山的梦终于圆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