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莴笋种植技术指导

来源:文书网 2.11W

春季莴笋种植技术(1)

莴笋采种通常采用秋季育苗大株采种和早春育苗小株采种,这两种方式经过种株越冬贮存和育苗移栽等环节,周期长、费工、产量低。近年来我们采用春季浅沟直播采种技术,使幼苗能在膜下浅沟中生长一段时间,代替了秋季育苗越冬贮藏和早春育苗移栽等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简化了采种程序、降低了成本、并使产量稳定在80~120公斤,比大株采种产量50~70公斤增产了60%~70%,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该技术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现将其采种技术总结如下。

春季莴笋种植技术指导

一、选地、整地

莴笋是自花授粉作物,于昆虫也可以进行异花传粉,有一定的异交率,因此应选择品种间有300米隔离条件的,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墒情好,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壤土;有利于早发苗和花期授粉充足,选好后,667米2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深翻耙匀,以待播种。

二、适时早播

根据莴笋对环境条件适应性要求,本地播期宜选择3月上旬顶凌播种,播量20~25克/667米2,采用平畦宽窄行播种,宽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在窄行两边开沟6~8厘米深,双粒点播,株距20厘米播后盖1厘米细土,保留播种沟深5~6厘米,后窄行覆

盖地漠,保证幼苗在播种沟内正常生长。

三、加强苗期管理

1、及时放苗。4月初莴笋出苗、外界气温平均5~6?不适于幼苗露天生长,幼苗应在膜下播种沟内生长到3~4片真叶,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0~12?时,及时放苗,并压实膜口,5至6叶时及时定苗,每667米2保苗6000~7000株。

2、中耕除草,培育壮苗。莴笋出苗到定苗注意培土压膜,防止膜内杂草滋生,并对宽行内进行2~3次中耕,清除杂草,疏松土壤,以利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

3、害虫防治。莴笋虫害主要是蚜虫,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70%氧乐菊脂1000倍液或50%ddv800倍液等药剂防治,后期植侏封垄,能明显抑制蚜虫的发生,可以不喷药防治。

四、田间管理

1、合理灌水、施肥。莴笋在定苗后进入发棵期,结合施用尿素20公斤、磷酸二铵1公斤,灌第1水;进入抽薹期灌第2水,并追15公斤尿素;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开花授粉期保证对水分需

求;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0.1%硼砂溶液50公斤/667米2。促进开花授粉,开花期过后,控制水分,促进种子迅速成熟。

2、清杂去劣。莴笋在抽薹前,品种特征特性已充分表现出来,进行田间杂株的清理工作。拔除杂株和长势明显衰弱的劣株,来保证纯度。

3、病害防治。莴笋生长中后期,如遇连续阴雨,田间湿度大,通风不良,容易发生霜霉病、软腐病等病害,应及早预防。灌水后和雨后及时中耕,降低田间湿度,清除植株中下部老叶,便于通风透光,对已发病植株,喷药防治,选用50%甲霜铜1000倍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洒防治。

4、适时采种,清选种子莴笋种子细小、种株不同部位成熟期相差很大。果实成熟后,遇白天高温果实易开裂,使种子遇风飞散,因此必须及时收获。待植株中上层果实变色,种株叶片发黄,种子上生有白色伞状冠毛时应及时掌握在晴天早晨有露水或阴水收获,晾晒打碾,消除杂质,当种子含水量达到70%时即可包装贮藏。

春季莴笋种植技术(2)

特征特性

植株高40cm左右,开展度25,30cm。叶直立呈长倒卵形,先端钝圆,浅绿色,叶面较皱,茎长25,30cm,横径4.5,5cm,茎部皮色绿白色,肉白色。单株肉质茎重250,300克,品质良好,肉质脆嫩,香气较浓,生长期180天,以春季栽培为主。

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定植

上海地区一般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前将种子浸湿吸胀后沥干,放在低温、避光条件下催芽3,5天,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苗床要平整,土要细、碎、匀,苗床应用遮阳物进行避光降温,保湿,避雨。落子要稀播浅播,并掌握不伤幼芽。齐苗后逐步进行通风和间苗,苗龄40天左右,4,5片真叶时及时带土移栽。移栽株行距以35厘米×40厘米为宜,667平方米栽5000株左右。

2、田间管理

定植后及时加强肥水管理,施肥以农家肥为主,轻浇勤浇,一般全生育期追肥3,4次,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3、病虫害防治

常发生霜霉病,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是改善通风和排水,以降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成株后一般不浇水,阴湿天一般不施肥,药剂防治可选用瑞毒霉或乙磷铝。另外,用速克灵或腐霉利交替防治灰霉病;用甲基托布津防治叶斑病。用艾美乐防治蚜虫,以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

4、采收

当心叶与外叶平行时及时采收,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收。

春季莴笋种植技术(3)

⒈播种期

为了在秋淡上市,有人会提早播种,但过早播种会引起抽苔。适宜播种期在小暑前后(6月底至7月中旬),立秋(8月上旬)前移栽,一般40-50天可收获,正好在秋淡季上市。

⒉催芽三种方法

①井吊催芽。先将种子在冷水里泡胀,然后在一个小竹篮内铺上一层三寸左右的湿润粗河砂,将泡胀后的种子铺在上面,上盖1—2公分的粗河沙,沙上再盖一张菜叶子,也可用纱布包种子,在种子中间放一块浸湿的砖以调节水分,然后吊放在深井中,使其离水面一尺高处。每天检查一次,直到刚刚“粉咀”(萌芽现白)时,即可播种,没有水井的地方,也可利用城市下水道阴沟催芽。

②置于冷凉地催芽。将泡胀的种子与湿润河沙混合,置于阴湿冷凉地方(如阴湿的水缸旁),经常保持湿润,一般3-4天开始发芽,其缺点是出芽慢,生长不够整齐。

③冰箱催芽或保温瓶加冰块催芽法。将种子浸泡4-6小时后捞起,装入小布袋内,将小布袋内种子表皮水甩干,再拌松,放在冰箱的保鲜层。也可在保温瓶内放入1-2块冰块,然后将种子吊在瓶内,注意不要接触下面的水(井吊催芽的缩小版),每隔24小时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一遍,经48小时左右即可出芽。

种子发芽后放在阴凉见光处练芽3~4小时,练芽时注意保湿。

春季莴笋种植技术(4)

1、品种选择: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白叶尖、耐寒二白皮、苦荬叶等。夏、秋莴笋,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如耐热白叶尖,苦荬叶、耐热大大花叶、特耐热二白皮、油麦菜等。

2、播期确定:春莴笋,12-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莴笋,4-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莴笋,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越冬莴笋,10-11月露地育苗。

3、培育壮苗:

3.1 整土。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前5-7天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或复合肥5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后深翻,整平整细,盖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种。

3.2 种子处理。在5-9月播种的,由于炎热高温,种子发芽困难,播种前需低温催芽。即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6-7小时 后用湿布包好在20-25℃处催芽至80%种子露白。或用凉水将种子浸泡1-2小时,用湿布包好,置于井下离水面30厘米处,每天淋水1-2次,3-4天即可发芽,也可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内,在-3~-5℃下冷冻24小时,然后放在凉爽处,2-3天即可发芽。

3.3 播种。春莴笋,大棚育苗播种时,先揭开苗畦上薄膜,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掺在少量的细沙或细土中拌匀后撒播。10平方米苗床播种子25-30克。播后覆土0.30-0.50厘米,盖严薄膜,夜间加盖遮阳网或草苫保温。露地育苗加盖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盖覆盖物,不通风,提高床温。幼苗出土后,适当通风,白天保持床温12-20℃,夜间5-8℃。遮阳网早揭晚盖,2-3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风炼苗。

夏莴笋选阴天播种。4-5月上中旬播湿籽盖薄膜,出苗后撤去。5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用小拱棚或平棚覆盖遮阳网至出苗或2片真叶。大雨天用遮阳网覆盖防雨水冲刷。10平方米播种5-10克。2片真叶前间苗1次,4-5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10厘米。健壮苗还可按株行距10厘米左右高密度栽植。每次间苗、定苗和移栽缓苗后,结合浇水施腐熟稀粪水。雨天清沟排渍,定植前15天左右浇1次0.50%尿素水。定苗或移栽后25天左右,可陆续采收嫩株上市。

秋莴笋播前先将床浇湿浇透,播后浇盖1层3-4成浓度的腐熟猪粪渣及覆盖1层薄稻草,或覆盖黑色遮阳网,播发芽籽或湿籽。出苗前双层浮面覆盖在苗床土上,出苗后盖银灰色遮阳网。早晚浇水肥,保持床土湿润,及时除草间苗。

4、定植与管理:

定植时,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壤土,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千克。深翻整平,做成1.20-1.50米宽的高畦。起苗前,先将苗床浇水。

春莴笋,苗龄25-30天,5-6片叶时定植,株行距20厘米×27厘米,深度以埋到第一片叶柄基部为宜,栽后浇压蔸水。以叶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底肥一次施足,并盖好地膜,雨天排水防渍。大棚和露地栽培,选晴暖天气中耕1-2次,适时浇水追肥,前期淡粪勤浇,保持畦面湿润,植株基本封垄时,可嫩株上市。以茎为产品的,每亩浇施尿素15千克1-2次。

秋莴笋。苗龄25天定植,株行距25厘米×(30-35)厘米,以嫩株上市,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选阴天或下午定植后,及时浇压蔸水,并利用大棚、小拱棚或平棚覆盖遮阳网,缓苗后撤去。少中耕、浅中耕,淡粪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在植株封垄期前后,每亩施3-4成腐熟人畜粪3000-4000千克或15千克尿素2-3次。

越冬莴笋。苗床底肥不宜过足。苗龄40天左右采用地膜覆盖定植,株行距(30-35)厘米×(30-40)厘米。成活后追施1-2次淡粪水,如翌年以成株上市,越冬前应注意炼苗,不宜肥水过勤,防止苗期生长过旺,冰冻前重施1次防冻肥水。翌春及时清除杂草,浅中耕1次,追肥浓度由小到大。茎基开始膨大后,追肥次数减少,浓度降低。采用地膜和大棚栽培的,要施足底肥,注意通风管理。

5、病虫害防治

莴笋霜霉病,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58%雷多米尔500倍液,或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2.20%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轮换喷雾。莴笋病毒病,及时用氧化乐果或抗蚜威等防治蚜虫。发病初喷雾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剂一号水剂3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等轮换使用。莴笋菌核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轮换使用。莴笋黑斑病,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

6、采收、采种

在茎充分肥大之前可随时采收嫩株上市。当莴笋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尖端相平时为收获莴笋茎的适期。秋莴笋为了延长上市期,延迟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长点和花蕾,或莲座期开始,每隔5-7天喷350-500毫克/千克矮壮素2-3次,或在基部肥大时每隔5天喷2500毫克/千克青鲜素2次。

莴笋采种以越冬的春莴笋留种为好,留种株品种间隔离1000米左右。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间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见方,去掉老叶,增施肥水、培土,促侧枝生长。开花时适当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开花后20-25天,种株叶片正常发黄,种子呈褐色或银灰色,生白色冠毛时,及时采收。

春季莴笋种植技术(5)

莴苣又名金莴菜、千金菜,莴苣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两个类型。茎用莴苣又称莴笋,是莴苣的变种。

一、品种选择

品种必须选择耐寒、不易抽苔的中、晚熟品种,如成都二白皮、二青皮,开远的尖叶莴笋;建水苦买叶莴笋;昆明的团叶莴笋、鸡腿莴笋、绿叶莴笋等。

二、播种期

春莴笋一般于10月至翌年1月播种,11月至翌年3月上旬定植,3—5月收获。

三、育苗技术

1、苗床地的选择:应选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提早翻耕晒垡,先用腐熟的有机肥或人粪尿作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精细整地筑畦。

2、确定播种量:每亩苗床地用种量50—100克,为了促进早出苗,播种前要先浸种催芽,将种子用自然常温下的水浸泡5—6小时,然后置于15度左右的温度下,经过3—5天“露白”后,采用湿播法播种,每平方米播发芽率好的种子1克左右。

3、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时间苗,子叶展平及1—2片真叶时各间苗1次,苗距保持5厘米左右,间苗后轻浇肥水,每亩浇施复合肥5—10公斤。当幼苗叶龄达5—6片真叶时,苗龄30天左右,在阴天

或下午带土块移栽。

四、定植技术

1、整理大田施足基肥:前作收获后翻耕晒垡、做畦,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30—50公斤、硫酸钾20—30公斤一次性翻耕施入土中。

2、定植规格和密度:2米包沟开墒,沟宽30厘米,株行距30×35厘米,每亩可移栽5000—6000株,每栽1株即可,栽后及时浇水盖膜(或者不需要盖膜)。

五、田间管理技术

1、缓苗后轻浇一次肥水,每亩施尿素3公斤,促进叶数的增加及叶面积扩大,然后中耕,控制浇水,进行蹲苗,使莴笋形成发达的根系和莲座叶。

2、莲座期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硫酸钾3公斤,结合中耕,促使叶面积扩大,为肉质茎肥大积累营养物质。

3、茎部膨大期时进行追肥,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加尿素3公斤,硫酸钾5—10公斤,促进肉质茎肥大,以后不再追肥,在肉质茎肥大期间要保持土壤呈湿润状态至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

六、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可用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2、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喷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

植病灵1000倍液,隔10天左右防治1次,连喷3—4次。

3、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者抗蚜威50%可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4、小地老虎、蛴螬用48%乐斯本,或50%辛硫磷定植前后喷雾防治。

春季莴笋种植技术(6)

虽然莴笋四季均可种植,但能在蔬菜淡季向市场供应优质的莴笋,种植的经济收益就会大不相同。农民朋友可采用耐热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在5-8月份播种栽培无公害莴笋,每亩栽4000-5000株(用种量30-50克),产量2500-4000公斤,必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土壤选择莴笋适应性较广,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一般的平原、坡地都能种植,但要获得较高效益,还是要选肥沃、能排能灌的土地。对不太肥沃的土壤,要增施大量的有机肥,在较为干旱的田块可以用地膜栽培。

品种选择选用耐热、不易抽苔、抗病、高产的青皮绿肉品种,并根据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选择用尖叶莴笋或者圆叶莴笋。一般尖叶莴笋更耐热一些,不容易生病。而圆叶莴笋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产量也要高些。

浸种催芽莴笋为喜阴冷作物,不耐高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4?,适宜温度为15-20?,超过30?则发芽受阻,所以夏季必须低温下催芽。可以采用冰箱催芽或保温瓶加冰块催芽法,具体作法是将种子浸泡3-4小时后捞起,装入小布袋内,将小布袋内种子表皮水甩干,再拌松,放在冰箱的保鲜层。也可在保温瓶内放入1-2块冰块,然后将种子吊在瓶内(注意不要接触下面的水),每隔24小时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一遍,经48小时左右即可出芽。或者选择冷凉地点,如水井、地窖、山洞等地点,温度保持20?左右,在24小时就可以出芽。

苗床育苗苗床做成1米宽、沟深20厘米,长度随用种量而定。把厢面泥土整细,用水把厢面浇透,用沙板抹平,趁泥浆未干,按1平方米1克种子(干种)均匀撒播。在厢面上做小拱棚,有雨用薄膜遮,有太阳用遮阳网遮。苗子出真叶时可用恶霉灵加阿维菌素水溶液用洒壶洒一次。当撒种子10天以后开始间苗,人工拔除多余的苗子和杂草,让每相临的两株苗子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厘米。一般热天的苗子不可栽得太大,以15-25天的苗龄为宜。

大田整理施肥。施肥主要采用一次性施足底肥。每亩地肥料用量为尿素4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30公斤、磷酸一氨15公斤。如果土壤肥力较差、土壤粘度较高,则还可以施用充分腐熟的人畜粪肥3000公斤。

病虫处理。如果是常年种植蔬菜的田块,建议在翻耕土地的时候就使用杀虫杀菌剂。

杀虫可以用辛硫磷颗粒剂;杀菌可以用多菌灵或者生石灰。

整厢。把肥料、药品均匀施入大田后,进行旋耕,土壤要求做到细、平。翻耕好后就马上整厢,2米开厢,沟深25厘米,沟宽25厘米。

大田定植把苗床上的苗子用宽锄或铁铲连土一起铲起(一般铲土3厘米厚)进行移栽。选

择阴天或下午带土移栽。在移栽时用铁刀把土块切开,让每一株苗子都带50克以上的泥块(没有泥块的不要)。2米开厢,定植5行,窝距35厘米。定植后苗子土块表面与厢面平行,不能栽得过深,然后浇足定根水。

大田管理中耕除草。夏莴笋由于长势较快,一般只中耕1次。移栽后20天可扯一次窝边杂草。

追肥补水。夏莴笋可看苗追肥。苗子长势差的,可在前期用20担经腐熟的'人畜粪加20斤尿素,追肥1-2次,其余时间可浇1-2次水。夏季栽培的莴笋以厢面小为好,要是雨多,就不用浇水;要是太阳大,田土较干,可进行灌水。灌水最好选在晚上,要是土壤粘重,要随灌随排,不要让地里有积水。

叶面追肥。由于夏季莴笋生长速度很快,生长时间又很短(定植后40天就可以收获),单靠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注重叶面追肥。比如每5天施用一次尿素、磷酸二氢钾、氨基酸、腐植酸、葡萄糖等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的营养液。

病虫防治莴笋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病毒病、蚜虫、斑潜蝇及蓟马等。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600-800倍液喷洒;软腐病用链霉素150×10, 6,250×10, 6或50%代森铵600-8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病毒K 400-500倍液;菌核病用40%菌核净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斑潜蝇和蓟马可用毒死蜱、阿维菌素或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防治。

及时采收一定要注意在采收前10天禁止使用农药。夏季莴笋的收获期也是抽苔最迅速的时期,如果不及时采收,抽苔后品质变硬,甚至中空。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必须在3天左右将其卖出。

春季莴笋种植技术(7)

秋莴笋在9-11月大量上市,可利用不同品种分期播种,分期采收。如采用薄膜覆盖和贮藏,则可供应至元旦、春节,经济效益较好。

一、品种选择:秋莴笋应选择耐热性强、晚熟不抽薹、对高温长日照不敏感的品种,如尖叶鸭蛋笋、成都杆、二白皮、万年椿、南京紫皮香、尖叶苔杆笋、锣锤、上海大圆叶等。

二、浸种催芽:莴笋属喜冷凉型蔬菜,种子4?开始发芽,15?发芽最快。当温度超过30?时,发芽速度减缓,甚至受阻。这是因为莴笋种子为瘦果,有坚厚的果皮和种皮,种子在高温下萌芽,呼吸作用旺盛,进入胚的氧气不足,抑制发芽。种子用凉水浸0.5至3小时,淘洗干净,放入冰箱中冰24小时,冻成冰,拿出来放在阴凉的地方等冰化开,待3天后出芽即可播种。也可用保温瓶,把种子泡好后放入保温瓶,再放2支冰棒,1天4支,2-3天也可出芽。也可将种子吊挂在深井里离水面30至40厘米处。切忌触水。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洗种,4至5天种子露芽,可取出播种。

三、适时播种:由播种到收获需70-80天,当旬均温下降至21?左右的40-50天间是生长的适期,在适期前1个月播种比较适宜。早秋

堵淡栽培的,播期一般在6至7月,10月以后上市的可适当晚播。我市一般8月底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收获。

四、培育壮苗:秋莴笋出苗难,播种时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播种20至25克。要选择土壤肥沃、结构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并施腐熟的猪、鸡、鸭粪为基肥,地要整平打碎。浇足底水,播后撒细土(约0.5厘米),并用齿耙浅耙畦面使种子和土混合,并稍压紧,最后盖遮阳网或稻草保湿。或与小白菜混播,造成冷凉湿润的环境。播后搭荫棚的,每天上午8点盖严,下午5点揭开。温度过高时,可往荫棚上喷水降温,3天左右可出苗,早晚浇水,苗期要松土、除草、间苗1至2次。1-2叶时定苗,苗距3-4厘米。间苗后及时浇1次小水。定苗前3-4天浇1次小水,定苗后根据长势浇水,水量不宜过大,以防窜苗。

五、合理密植:当苗龄25至30天,4至5片真叶时定植。要选用叶色正常、子叶完整、叶片平展、肥厚、节间短、无病害的苗定植。若苗龄过长,易造成未熟先抽苔。秋莴笋生长快、生长期短,可适当密植。一般株行距27至33厘米见方为宜,打穴不能深,要平,栽植时注意土不盖心,宜在下午栽。定植后,应勤浇水,轻浇定根水。

六、重施基肥,及时追肥:底肥要足,每亩施腐熟菜籽饼150千克,复合肥50千克,人粪尿500-1000千克,地力越肥越好,活棵后应立

即施速效氮肥。接着少浇水,浅中耕,促进根系发展。栽后20天,追人粪尿2000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适当配施钾肥。当茎部开始膨大时,追第3次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复合肥20千克。在收获前15天左右停施追肥。在笋茎膨大期,可喷洒500至800毫克/千克的青鲜素或35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能防止窜笋抽苔,增加茎重,提高莴笋的产量和质量。

七、加强田间管理:第1次追肥要浅中耕,再结合追肥浇水。到长笋时要多浇水,或根据长势,轻追肥水。栽后15天左右蚜虫最多,要用吡虫啉、锐劲特等药防治,以后只要有虫就要喷药。莲座期蚜虫最易大发生,要注意防治。

八、采收:一般栽后40天就可采收,每亩产量在3000-4000千克。凡是抽薹的应掐去薹后10天内收获。否则,会出现更多侧薹。

九、贮藏加工:可以利用阳畦,也可用大棚来贮藏。贮藏畦宽1-1.3米,深50厘米,畦南北走向。贮藏应选无伤、无病,未抽薹的健壮莴笋,剥除外叶,留顶端7-8片叶,假植于畦内。假植时复土埋没莴笋的2/3,株间略留空隙,行距约10厘米,以利通风,白天遮荫,夜间放风。天冷时夜间覆盖草帘,温度控制在0?左右。莴笋可加工腌制成盐莴笋或酱莴笋,还可干制成薹干。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