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抗旱调研报告

来源:文书网 5.33K

自2011年8月份以来,我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各个乡镇陆续出现干旱情况,而且旱情不断加重,其中我县大面积呈现出水库露底、河水断流、农田龟裂、水井干涸的严重灾害状况。先后召开全局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村级民主管理等一系列会议,走访慰问了部分基层老党员和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了解情况,以“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为指导,通过调研,掌握了我局挂帮的AA镇AA村、AA村的实际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帮助解决。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农村抗旱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居民情况。

AA村共有5个支部,10个大组,31个小组,1499户6789人,其中五保户5户、空巢老人11户、孤儿3户;AA村共有8个支部,10个大组,34个小组,共有1524户6195人。两村中,65%的人以种植业为主,30%的人以打工收入为主,5%的人做点买卖。10%的人认为近三年来自然灾害是在增加的,而且这次旱灾被认为是最严重的一次,至少在近几十年来时比较严重的。

2、收入影响。

1

灾情影响的收入,首当其冲就是种植业,几乎达到70%的人是这样认为的。此外是对其他收入的影响,50%的人认为对农作物减产的程度为10%—20%,这次旱灾使居民收入受损,其中对打工收入为主的人群影响不太明显,但以种地为主的损失有30%—40%,由此可见,旱灾对于农村地区家庭收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既然农作物减产了,那么物价的上涨是必然的。据了解,大部分居民认为农产品价格水平有所上涨。55%的人认为涨幅介于10%-30%;而20%的人认为涨幅超过30%。有村民表示:还得力于党委和政府对物价的调节和管制,各种生产生活必需品供应基本正常。但总的来说,居民收入降低,支出升高,生活受到不小的影响。

3、水利设施。

在我县大部分人吃的水都是井水,有水库的倒不用愁没水吃,但毕竟是少数,而绝大部分人认为当前政府应该加强的水利建设项目,重中之重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其次是农田灌溉工程,包括新水源的开发工程。当然,在水源这么紧张的地方,节水工程也是必需的。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村干部带领大家,愿意干的出钱出力,不愿意的水管就不迁到他家。但人们普遍愿意政府和农户共同出资,其次是受益农户集体协商出资。据调查到的资料统计显示,80%的水利建设出资意愿为500元以下,出工的累计工作日为20个左右,只要是为己的正当的政府不加干预的, 2

老百姓还是比较乐意出力的,毕竟旱灾的日子不好过。在缺水的地方根本谈不上水利灌溉工程,居民们还不指望农田灌溉工程,眼前还是把吃水解决了比较好。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民抗旱自救能力较弱。主要是农民自身的购买能力不强,加上抽水机具市场价格偏高,农民无力添臵抗旱抽水机具,导致抗旱抽水机具不足。

2、农民购买抗旱柴油负担沉重。由于干旱时间过长,而每次灌溉的保水期仅为5—7天,部分稻田已重复灌溉,抗旱用油的昂贵成本已对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不仅当年增收无望,也大大超过了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

3、水利设施灌溉能力较低。目前因有些水库未能及时得到除险加固,有效蓄水量减少30%以上,加上干旱等自然因素,灌溉能力更为低下。

4、近期旱情仍将持续。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当前的旱情仍将持续,水井、水库蓄水量大幅减少,农作物受灾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三、建议和意见

1、出台优惠政策,切实加大对抗旱救灾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及时帮助旱灾地区群众解决抗旱所需抽水机具、油料等实施财政补贴。同时,针对旱灾的实际情况及时下拨旱灾救济资金,为受灾地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2、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和病险水库治理,加快挖掘水源,在解决吃水的前提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抗旱能力。

3、加快农作物品种结构调整,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本地气候的作物品种。

农村抗旱调研报告 [篇2]

5月3日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团林迅速打响了以抗旱为中心,保人畜饮水、保春播生产、保丰收增收为主题的“一抗三保”攻坚战。期间我们对陈集村抗旱保丰收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陈集村的旱情

去年秋末以来的180多天里,团林铺镇发生三季连旱,降雨量持续偏少,雨量为有历史纪录50年以来同期最少,旱情罕见。地处团林铺东部的陈集村旱情尤为严重。

(一)中稻秧苗枯死。陈集村共有耕地4110亩,其中水田3721亩。为保证3721亩的水田全部种上水稻,共落实350亩中稻秧田,现由于无水灌溉,大部分龟裂,特别严重的田块内秧苗已经枯死。

(二)两夏作物减产。陈集村有旱地面积379亩,2017年冬播时水旱地共种植油菜2800亩,小麦800亩,3600亩两夏作物在结夹和灌浆的关键时期,由于无水灌溉而大幅减产。

(三)特色产业发展受限制。陈集村有山林地1100多亩,已成片相连的苗木基地已达数百亩,今年种植户扩大规模,但由于栽后定苗缺水,新栽幼苗大部分未成活。

二、陈集村抗旱保丰收工作的开展情况

由于全村810名劳动力(男性440人,女性370人)大部分外出务工,村内老弱妇孺全部投入到抗旱中。从年初至今,村民自己筹钱先后在一组、六组、七组等居民小组内打井取水,但是全都是枯井。5月6日,漳河三干渠管理处开闸放水,陈集村迅速筹集资金3.6万多元,按0.053元/立方米的价格从4个(31号、32号、34号和35号)闸口共放水68万立方,紧邻三干渠的村民还采取潜水泵提水的方式(150元/台)从渠内抽水近万立方,初步缓解了旱情。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陈集村抗旱保丰收工作的重点是开闸放水,在此次的放水过程中显现了4个问题:

一是水利设施跟不上,进水慢。陈集村的主要水利基础设施是在1996年农田综合开发中完成的,由于缺少日常维护管理,U型渠、涵管多处损坏,(上游10组段面损坏最为严重)多块闸板被盗(现在渠道上仅有末端的五处闸板可以使用,上游闸板已全部被盗,放水时全靠各村民从家中拿来纺织袋装土当闸板使用)。渠内杂草杂灌丛生,在此次开闸放水时,虽然出水口为3600方/小时,但是水向下流动速度仅为0.5公里/小时,由于全村是以户为单位放水,在最下游的六组在第六日才把水引到小组的堰塘内。

二是电力保障跟不上,电压低。陈集村的八组、九组、十组、十二组的部分堰塘紧靠三干渠河堤,村民使用自家的

潜水泵提水,但是随着潜水泵的增多,功率小的潜水泵跟本不能把水提上来,经过现场测压,在最高峰时最代电压不足150伏。

三是泵站电机损坏,泵站不能正常提水。陈集村的十二组自修渠以来,一直都是由泵站在三干渠内提水,由于电机工作年限长,在去年,该泵站的电机损坏了,由于各方面原因未能及时更换。

四是村民内部产生矛盾,影响放水效率。在放水地时,村干部是全体出动,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协调用水,同时对出现的水事纠纷进行调解,村民小组之间、农户之间时常出现为用水争吵、闹矛盾。一组的村民之间由于户与户之间未达到一致意见,造成31号闸关闭近12个小时。

针对以上抗旱保丰收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可以抓住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一号文件”的机遇,下大决心、加大力度抓好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和更新改造。对陈集村的2000米U型渠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对上游渠系加深、加宽、加固。

二是成立用水者协会,提高放水效率。在其他省市各村都成立了用水者协会,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农田水利工程“业主”缺位问题、提高了节水意识,减轻了农民

负担、增强自我问题处理能力、提高了农田灌溉水平。陈集村可以成立自己的用水者协会统一管理水利设施、统一收水费、统一安排放水顺序、统一灌溉农田。

三是加快农网改造进度,保障农业生产用电。现在全国都是进行第二轮的农网改造,建议对需要电力保生产的陈集等村,在工程进度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在农忙前完成其改造工作。确保不因为电力跟不上,而影响到农民一年的收成。

热门标签